木門企業多數規模還很小,固定資產較少,走銀行借款道路是行不通的,而風險投資又看重回報,以多數企業的實力,吸引高額風險投資還不太現實。
除了資金,技術投資也是開展資本運作的一種有效手段。沈陽天河木業 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為義認為,資金不足或是技術不硬的企業可以開展技術投資運作,對于多數中小企業占主體的市場形式,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有時候是可以助推企業發展的。"現在的天河木業就是通過這種手段發展起來的,我們現在5個主體廠區,只有1個最初是天河木業的,其他都是通過收購實現的,當然,可能有的企業不希望被收購,但我認為,只要是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不管采用哪種手段都可以?,F在如果有實力比天河木業強大的企業愿意收購天河木業,只要能讓天河的發展更加美好,我們是歡迎的。"
標準缺失帶來惡性競爭
目前,我國每年有1.2億平方米的需求量,相當于整個歐洲市場的年使用總量,強大的市場需求帶動木門企業 快速成長,而準入標準低,導致市場上小規模木門企業迅速增加。
"木門尺寸標準缺失,得以讓這些中小企業活得很好。"遼寧家具協會門業委員會會長祖樹武表示,房地產開發商建造房屋時對門洞大小不采用統一規格,使得木門企業沒辦法實行批量生產,只能是照單生產,而訂單式生產無論如何也不能帶動行業快速發展,甚至會阻礙行業向更高標準前行。祖樹武表示,目前我國有百余家木門企業完全具備大規模生產的實力和技術條件,就是由于門口標準的缺失導致企業沒辦法提高生產效率,這是一種浪費,對人力成本、環境資源的浪費,甚至造成對原材料的浪費。
缺乏統一的木門尺寸標準制約著木門行業 做大做強,這是所有成規模木門企業最頭疼的問題。提到這點,北京闥闥偉業門窗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晨曦感慨萬千,他強調,統一木門的尺寸標準對木門行業來說意義非常重大。"為什么中國木門企業沒有做得特別大的?就是由于沒有標準。闥闥一個月做3000個門,全部是量身定做,如果有了標準,我們能做的何止這些?"他認為,一旦國家對房屋開發商制定嚴格的門洞建造標準,木門企業數量將會從上萬家直接銳減到幾百家,大量中小企業會被吞并或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