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居進入中國市場已有30個年頭,是業(yè)名副其實的巨頭,但自金融危機以來,百安居艱難前行,頻傳閉店,銷售收入大幅下跌導致巨虧,昔日風光不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沉寂了兩年之久的"欠款門"再次浮出水面,給危機中的百安居再"添亂"。
作為百安居供應商的好詩迪方面稱,自2002年開始到2006年期間,百安居"惡意和無端地以各種名義克扣"各種貨款,共拖欠貨款999萬余元。在法院的協(xié)調下,百安居與好詩迪今年年初對賬,百安居認可支付好詩迪430萬元欠款以了結糾紛,但好詩迪堅持追索欠款560萬元。雙方未能達成和解,好詩迪于今年7月6日再次將百安居告上法庭。令人意外的是,已經應允以支付430萬元了結官司的百安居7月23日向法庭遞交反訴狀,宣稱不欠好詩迪一分錢的貨款,反而是好詩迪需要支付百安居包括預付款、違約金等共計539萬余元。
百安居出爾反爾讓人史料不及,近年來,百安居與供貨商的糾紛頻頻發(fā)生,相關人士表示:百安居利用自己的渠道強勢地位和沒有自己違約責任的格式合同,使得供貨商在打官司時處于弱勢。而此次"欠款門"事件十之八九又將以庭外和解的方式解決,也就是百安居法庭上堅稱不欠錢,然后私下給錢了事。實在荒誕。
百安居作為家居巨頭,沒有半點"老大"的風范,殊不知,拖欠供應商貨款就是在抹黑自己的名譽。長此以往,哪個供應商還敢和你作"賠本買賣"呢?如果說,閉店、銷售下滑是金融危機的影響,那么拖欠貨款的"罪責"又有誰承擔呢?答案就是百安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