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6月15日,杭州亞運會迎來倒計時100天!熱血接棒,沖刺亞運,中鐵建設發揮專業優勢,爭分奪秒,頑強拼搏,用智慧與汗水攻克技術難關,匠心打造杭州亞運會保障配套工程、“杭州未來城市之門”——云門,“心心相融,@未來”,為杭州亞運會“從現在,到未來”增添一道亮麗風景。
云門伴著杭州西站與云城而生,建筑面積9.67萬平方米,東西長約180米,南北寬約60米,建筑高度約80米。其外觀方中取圓,源自良渚玉器玉琮的構想,是全國最大在建玉琮建筑。云門猶如整個西站樞紐摩天大樓群中,一塊厚重的歷史文脈壓艙石。
云門工程的背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與時間賽跑,同困難斗爭,用智慧與汗水領銜科技攻關,只為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
云門為大型鋼結構建筑,榮獲中國建筑鋼結構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鋼結構金獎”,榮譽背后是團隊數不清的心血與不曾被看見的創新鉆研。時間回溯至一年前,那時,項目團隊正面臨一個最大的技術難點——萬噸連廊的施工建設。云門連廊整體跨度約97米,總重量達萬余噸,相當于1.4座埃菲爾鐵塔,連廊整體提升重量為國內同類型連體結構之最。如何將這個龐然大物提升至預期位置,是對所有人的一次考驗。
“有關萬噸連廊的施工建設方案,我們一共召開過3次重大高危方案的論證會,最終確定了地面拼裝+整體提升的施工方案。為了實現拼裝提升,我們調用了6臺超大噸位的動臂塔吊。”中鐵建設云門項目技術負責人楊飛介紹。
在確定了動臂塔吊的定點覆蓋范圍后,項目團隊發現有兩臺動臂塔吊正好處在地鐵結構上方。常規的塔吊基礎結構無法實現,只能創造新條件去完成?,F場測量、基礎結構設計、建模計算、結果復核,施工現場與辦公室內,一切工作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歇人不歇工,人停進度不?!?,抱著這個態度,所有人進入奮戰狀態。項目建設過程中,300名工人密切配合,日均消耗焊材3噸,實現日均安裝鋼結構330噸,最高峰安裝量達800噸,鏖戰50天,提前10天順利完成萬噸連廊地面拼裝、提升,為后期的幕墻安裝爭取了時間。
云洞是整個云門的點睛之筆,采用不規則的異形曲面設計,云洞特殊的建筑結構形式,決定了玻璃在安裝的時候,需要將幕墻玻璃反吊。“常規玻璃安裝角度是70度,而云門現場是0度,直接將幕墻玻璃反吊正常是不允許的,必須證明玻璃是安全的、方案是可行的,施工才能進行?!敝需F建設云門項目副經理楊通介紹。
云洞四周的上萬塊異形玻璃造型特別,獨一無二。然而,別致的玻璃背后,隱藏著危險。因此,在玻璃選擇上,項目團隊必須慎之又慎。項目團隊做了大量實驗,選擇了不會自爆、不易碎裂的半鋼化超白夾膠玻璃,取消了外側設置的防墜落金屬構件,用結構膠黏結,裝配鋁合金明框型材進行防護,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不影響建筑外觀效果。
痛苦中成長,困局中突破,磨礪中強大,項目團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攔路虎”,最終保證了云門外立面與杭州西站同步亮相。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在不同的領域里,他們全力以赴;在不同的賽場上,他們奮勇爭先,只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世界見證杭州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