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深耕鋼結構領域的精工鋼構(600496)(600496.SH)再獲大單。
6月26日晚間,精工鋼構公告,近日,公司成功承接了大型醫藥制造生產基地的總承包項目,項目名稱為臨政工出【2022】16號骨科手術機器人等醫藥制造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為公司迄今為止承接的金額最大的工業建筑類總承包項目,合同金額約5.02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21%。
精工鋼構表示,項目的承接貫徹了公司從鋼結構專業分包向總承包模式轉型的戰略思路,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在高端制造領域的市占率;同時,該項目建設應用自主研發的BIM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平臺,將實現技術和項目管理的數字化、精細化,進一步推動公司的數字化轉型。
奔騰新聞記者注意到,精工鋼構近期的攬單能力強勁。此前5月18日,公司曾公告稱成功承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施工總承包工程項目鋼結構及屋面專業分包工程,合計金額11.24億元,該項目是公司迄今承接的金額最大的鋼結構+金屬屋面一體化項目,也是鋼結構專業分包中金額最大的項目。
兩個月成功承接總金額達16.26億元的項目,與精工鋼構自身優勢和業內口碑是分不開的。據悉,公司的產品及服務主要包括鋼結構工程和以鋼結構為主體的完整建筑產品,在全國鋼結構行業排名中連續六年蟬聯第一;長期以來公司深受優質高端客戶青睞,拓展了比亞迪(002594)、寧德時代(300750)等戰略龍頭客戶,2022年專業分包一體化業務中新簽工業建筑類項目金額86.4億元,同比高增19.2%,其中來源于老客戶的訂單占比達57%。
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使得精工鋼構實現高質量發展。過去一年,公司業績創下歷史新高,實現營業收入為15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5%;實現歸母凈利潤為7.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1%;實現扣非凈利潤為6.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5%。這已經是其營收、利潤連續第五年實現正向增長。
2023年一季度,精工鋼構經營業績保持穩步向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37.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23%;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71%;實現扣非凈利潤為1.7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1%。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以創新驅動的鋼結構建筑科技型平臺公司,精工鋼構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提升核心技術能力。2018年至2022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4億元、4.03億元、4.43億元、5.55億元、5.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42%、36.70%、9.98%、25.43%、7.44%,實現五年連增。2023年一季度這一數值同比增長10.99%至1.6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達4.33%;截至2022年底,公司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234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