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日,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收到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頒發的2022年度建筑裝飾行業科學技術獎證書,學院的高鐵幕墻團隊獲全國科技創新成果獎二等獎。創造這一科技成果的正是一群80后、90后的高職院校教師們。
科學技術獎證書。
國內首創幕墻玻璃檢測手段
“建筑裝飾行業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登記設立,是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唯一的科學技術獎,共設立四個子獎項:科技創新工程獎、科技創新成果獎、設計創新獎、科技人才獎。該獎項通過項目申報、材料審核、現場答辯、專家討論,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建筑裝飾行業科學技術獎評選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和專家復查評審結果,從數千申報項目中選出獲獎作品。
湖南高鐵職院獲獎團隊主要研究影響幕墻玻璃自爆的關鍵因素的研究,突破了施工工藝、安裝方法、幕墻位移等4項關鍵核心技術。玻璃幕墻是由支承結構體系與玻璃面板組合而成,相對建筑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玻璃幕墻在我國的使用和發展已經有了近30年的時間。玻璃幕墻因外觀美感、通透性好、現代感強、施工簡單、自重輕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玻璃幕墻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近年來發生在我國具有較大影響的玻璃幕墻事故就達1000多起,我們團隊在幕墻玻璃檢測領域的許多檢測手段在國內尚屬首創。”團隊領銜人黎舜教授說道。高鐵幕墻團隊已經研發了一款智能檢測設備產品可實現硫化鎳(NiS)的智能檢測,產品具備效率高、體積小、精度高的優點,解決了人工檢測效率低、檢測繁瑣和高空危險檢測的不足。該產品解決了市面上其他檢測設備成本高、攜帶不便的難題,經過三次迭代,從初代人工攜帶作業到無人機攜帶設備進行高空作業。
遍嘗苦辣酸甜
懷匠心、踐匠行、做匠人,湖南高鐵職院高鐵幕墻團隊于2018年組建,以全省服務“三高四新”戰略高水平專業群為依托,以“湖南省青年骨干”獲得者、市級青年科技托舉人才、技能大師、卓越工程師黎舜教授領銜組建設。團隊長期致力于鐵路站房智慧運維工程技術領域研究,緊密對接“交通強國”“智能建造”等國家戰略,勇當鐵路站房智慧運維工程技術原創策源地的開拓者和引領者,堅持自主創新,深化轉型升級,突出關鍵核心和基礎前沿技術攻關,高質量鍛造鐵路站房智慧運維工程技術創新中堅力量。
為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團隊制定了清晰的計劃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三條主線協同并進。團隊研發初期老師需上課、輔導答疑,學生專業根底不足,研發后期團隊采取集中封閉研發的工作模式,倒排工期,每天匯報達成進度,保證每一個重大時間節點的目標按時達成。每一名成員都各司其職,從影響幕墻玻璃自爆的施工工藝、安裝方法、幕墻位移等關鍵影響因素逐一落實,扎實推進。
由于幕墻玻璃檢測領域許多檢測手段在國內尚屬首創,產品研發過程中艱難困苦是常態。研發初期,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敲定影響幕墻玻璃自爆的關鍵因素,團隊成員每天集中討論需求,馬不停蹄地開展各項關鍵因素的論證。眾創空間創新中心的會議室見證了他們爭分奪秒、攻堅克難的時光。對團隊成員來說,這不僅是一次難忘的工作經歷,也是人生中一次遍嘗苦辣酸甜的難忘旅程。
屢屢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玉經磨多成器,團隊現階段正在突破玻璃幕墻生產當中硫化鎳(NiS)的智能檢測,以及硫化鎳NiS中α-NiS、β-NiS、γ-NiS相離核心技術。
高鐵幕墻團隊開展玻璃幕墻研究。
據悉團隊已經研發了一款智能檢測設備產品可實現硫化鎳(NiS)的智能檢測,產品具備效率高、體積小、精度高的優點,解決了人工檢測效率低、檢測繁瑣和高空危險檢測的不足。該產品解決了市面上其他檢測設備成本高、攜帶不便的難題,經過三次迭代,從初代人工攜帶作業到無人機攜帶設備進行高空作業。現已申報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5項。該產品在湖南省大學生“挑戰杯”中獲得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三等獎1項,項目關鍵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實現規模應用1000余次。
高鐵幕墻團隊試驗自主研發智能檢測設備。
多年來,這支團隊研發打造了“200米數控式高空吊式作業車”“智能數據采集終端”等創新產品,申請發明專利30多項、軟件著作權10多項、科技成果評價5項,先后榮獲湖南省科技廳“優秀創新團隊”“衡州工匠培育團隊”。改革未有窮期,創新永無止境。在智能化、大數據、元宇宙、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不斷迭代發展的當下,推動我國高鐵站房由“經驗運維”向“智慧運維”跨越作出新貢獻,為打造鐵路站房智慧運維領域創新高地和原創技術策源地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