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期,我國房地產市場成交和預期均出現一些積極變化。10月16日,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報告《中國房地產觀察:樓市或將在2024年逐步緩慢恢復》表示,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信心、房屋銷量和價格已經開始企穩。
報告指出,高線樓市的穩定或可提振低線樓市的信心。隨著一線樓市的恢復,購房者將更有信心轉向低線的樓市。因此,整體樓市將按級依次復蘇。同時,報告強調,通過對中國過往房地產周期的研究表明,全國商品房年銷售額或將最終穩定在萬億元左右的支撐位水平。這一支撐位水平加上政府干預,將防止商品房銷售額出現階梯式下行走勢(即防止在未來3-5年內不斷下降)。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房地產市場轉型帶來了一定挑戰,同時也蘊含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城鎮化仍處于發展階段,新市民規模較大,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潛力,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具有堅實基礎。
近三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金融部門配合從供需兩端綜合施策,改善行業融資性和經營性現金流,優化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包括出臺“金融16條”,設立保交樓專項借款,調整首付比、按揭貸款利率等宏觀審慎金融政策。
近期多家金融機構也密集召開房企座談會,圍繞房地產市場作出一系列工作規劃。例如,11月21日、22日農業銀行分別與萬科集團、龍湖集團、朱孟依家族集團等企業高管進行業務座談;11月22日,浙商銀行行長張榮森在總行主持召開浙商銀行與代表性房地產企業座談會;11月24日,建設銀行召集萬科集團、龍湖集團等6家房企召開座談會;11月27日,交通銀行與萬科集團等15家房企召開座談會等。
其中在浙商銀行召開的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上,與會代表性房地產企業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得益于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積極出臺以及各家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企業對未來自身經營發展和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健向好發展充滿信心。
從信貸投放角度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預計今年底銀行將顯著增加對房企的信貸投放。這一方面會有力支持保交樓,更重要的是會緩解年末房企流動性壓力,遏制信用風險暴露勢頭,進而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后續在樓市需求端,政策面也會推動重點城市有序放松限購,引導居民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
近日人民銀行也強調,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