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繼北京、上海發布樓市新政之后,備受關注的70城房價數據出爐。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規模有所上升,銷售價格環比總體延續降勢、同比有升有降。
投資方面,1至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4%,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8%,商品房銷售額下降5.2%,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1.2%。從上述數據來看,房地產市場仍然處于調整之中。
作為樓市“風向標”,北京和上海釋放積極信號,于12月14日調整優化房地產市場政策。從調整內容來看,政策集中于優化普宅認定標準、降低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需求端方面,將進一步降低居民購房成本和購房門檻,促進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北京和上海政策力度較大,有利于改善區域內以及全國市場情緒。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房地產政策定調,再度強調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新房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有升有降
數據顯示,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有升有降。從環比看,11月份,一線和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均環比下降0.3%。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收窄。價格下降的態勢在二手房市場表現更為明顯,各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呈降勢,此前價格相對堅挺的一線城市也在下降。
“11月份,各地二手住房交易量反彈,但交易回升主要是以價換量換來的。”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告訴《金融時報》記者,除了出臺需求端政策外,還要積極發力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改善居民就業和收入預期,多方發力才能讓市場逐步穩定。
房地產投資方面,下滑態勢也在延續。1至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4%,自今年2月以來連續9個月下滑,顯示房企投資信心仍然較弱。1至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0%,商品房銷售額下降5.2%,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13.4%。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表示,今年以來,房地產融資環境持續改善,但下半年新房市場走弱導致房企現金流不足,行業新開工動力下降。近期,政策層面頻頻發聲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伴隨相關政策落地以及在一線城市優化樓市政策等影響下,市場將逐步好轉,房企現金流有所改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會扭轉降幅擴大局面。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短期來看,企業端各項支持政策落地見效以及新房銷售筑底企穩都需要時間,2024年伴隨穩投資舉措進一步發力,“三大工程”加速推進,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有望逐漸收窄。
政策密集出臺修復市場信心
備受期待的一線樓市再出重磅調整優化政策,為市場各方注入信心。“一線城市作為房地產市場核心區域,其市場表現及政策動向關乎全國樓市發展,此次新政對房地產市場信心鞏固回升具有積極作用。”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從新政內容來看,有利于緩解購房者資金壓力、減輕利息負擔,促進部分購房需求釋放,進而提升樓市活躍度。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樓市利好政策頻頻發布,市場信心有所修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房地產政策指明了方向: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陳文靜表示,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仍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的相關政策有望進一步落地見效。“三大工程”預計將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配套政策實質性落地有利于住房需求釋放。
數據顯示,1至11月,全國一手房交易量下降,二手房交易量上升,一手房、二手房合計實現同比正增長,住房需求總體保持穩定,但交易結構發生變化。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新形勢,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近日表示,應尊重規律、尊重實際,科學應變。一是因城施策,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二是扎實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三是穩妥化解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