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產業集群能夠促進專業化分工和創新資源匯聚,是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路徑。近年來,凱里市根據新型工業化發展實際和凱里資源優勢,明確玻璃產業作為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圍繞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貴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凱里市凱榮玻璃有限公司等重點玻璃企業打造百億級玻璃產業園(凱里玻璃產業園),全力打造玻璃產業集群,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步伐。
高溫窖火形成陣陣熱浪,玻璃水由原料端向成品端緩緩流淌。隨著生產線上的溫度由高降低,一“條”透明的玻璃便呈現在眼前。緊接著,電腦機械臂輕輕抬起,劃線、切割、抓取、打包,一氣呵成。
記者走進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的玻璃產業園區,只見一座座廠房矗立,園區到處是繁忙、有序的場景。
“玻璃產業園規劃面積6100畝,規劃布局玻璃原片生產區、建筑玻璃加工區、玻璃制品加工區、玻璃產業配套區,主要建設優質浮法玻璃、鍍膜玻璃、光伏玻璃及玻璃制品配套等項目。”爐碧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勝林表示。
2023年12月12日,貴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舉行了首條700噸浮法生產線窯爐大碹合攏儀式。據了解,貴州海生玻璃一期項目700噸浮法生產線熔窯結構設計采用了一窯二線和寬板慢速生產技術方案,既降低了熔窯單耗,又滿足了超薄玻璃的生產,其中涉及多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熔窯跨度大,耐火磚加工施工標準高。熔窯大碹合攏是項目建設的最關鍵節點,為貴州海生玻璃一期項目按計劃高質量建成如期達到點火條件奠定了基礎。
“凱里具備生產玻璃的三種礦石原材料,都在附近,礦產資源的配套非常齊備。在生產精品砂的過程中,我們會用酸洗方式降低砂子含鐵量,提升它的附加值。后續我們會積極引進下游配套企業,進一步擴展玻璃市場。”貴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貴軍介紹道,公司于2020年8月注冊成立,項目共分三期建設,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總產值可達50億元,預計可安置就業2000人,實現年稅收4.6億元。
凱榮玻璃是凱里市玻璃生產行業的典型企業之一,年產360萬重量箱平板玻璃,十年來,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時代發展,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勢在必行。作為高耗能、高排放的平板玻璃行業,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是企業發展的新趨勢,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市場競爭力。春節前夕,凱里市凱榮玻璃有限公司完成了技改項目。
“以前燒煤,這次技改,主要實施玻璃窯爐的煤改氣和除塵脫硝一體化系統建設等,技改后,只燒天然氣,能夠最大限度實現節能降耗、降低污染排放,同時設備實現自動化以后,會提高生產效率,生產出鍍膜玻璃和高白的浮法玻璃,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凱里市凱榮玻璃有限公司有關方面負責人邱御介紹。
1月22日,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日熔125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第一塊光伏玻璃緩緩從傳送帶輸送出來,填補了省內大型光伏玻璃生產空白,標志著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邁出向光伏產業進軍的第一步。
“從1月22日第一塊光伏玻璃生產出來,現在公司每天可以生產1250噸光伏玻璃。”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廖凌春說。
據悉,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入駐園區,投資16億元建成了一條日熔700噸特種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同步建設了礦山及礦石洗選加工車間,于2021年9月29日點火投產。2023年追加投資13.44億元建設一條一窯五線日熔125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建設僅用時10個月時間,于2023年12月23日順利實現點火,預計年新增產值15億元以上,年新增稅收6千萬元以上,新增帶動就業500余人。
凱里市依托現有石英砂資源稟賦及產業基礎,堅持“富礦精開”做大主導產業,目前,凱里優質玻璃產業園已聚集玻璃關聯企業16戶,初步形成了集礦石采選—玻璃生產—玻璃精深加工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鏈條,已成為貴州省重點打造的玻璃制造產業基地。同時,多企業在園區拔地而起,可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同時輻射帶動交通運輸、水電氣等企業快速發展,推動凱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