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日前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對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再作重點強調,以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降碳工作。就鋁產業來看,市場人士表示,我國對于鋁的消費量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未來只有利用好再生鋁,才能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鋁需求。
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
隨著我國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大力推動,制造業對再生金屬原料及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供應迎來發展機遇。在交通、電力、通訊、建材等多個重要領域,再生有色金屬的應用正在不斷拓展和深化。
市場分析師HaleyZaremba撰文分析,可再生能源革命的關鍵在于再生金屬,從電子廢物中回收金屬是比開采新金屬更環保的替代方案。支持回收的政策和設計對于增加電子廢物金屬的回收至關重要。
該分析師表示,根據聯合國最近發布的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器的數據,全球在2022年丟棄了約6200萬公噸電子產品。其中估計包含11億公斤銅,19億公斤鎳和11億公斤鋁,所有這些金屬都是清潔能源轉型所必需的金屬。同年,全球電子廢棄物中的200萬公噸銅中有40%直接流入全球的垃圾填埋場,而不是被回收再利用。鋁也是如此。而這些金屬的再循環頻率遠遠高于其他關鍵的能源轉型金屬。
國務院近日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到2025年底,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新建和改擴建電解鋁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新建和改擴建氧化鋁項目能效須達到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強調,要優化有色金屬行業產能布局,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嚴格新上項目能效和環保準入,推進存量項目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
再生鋁產業對于行業降碳具重要意義
再生鋁,又稱為“二次鋁”,是以廢鋁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再加工生產提煉而得到的鋁產品及鋁合金產品,這是鋁金屬的一個重要來源之一。
方正中期資深研究員胡彬表示,發展再生鋁產業一直是我國有色行業重要戰略目標之一,尤其在雙碳戰略提出之后。鋁元素理論上具有重復利用無限次且性質不變的特質,如何充分利用再生鋁成為了我國鋁工業節能減排的關鍵。
據胡彬介紹,在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再生鋁的應用占比普遍在50%以上,例如美國再生鋁占比約81%,日本更是高達近100%。我國電解鋁產能上限4500萬噸,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對于鋁的消費量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未來只有利用好再生鋁,才能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鋁需求。
中信建投期貨高級分析師王賢偉表示,作為傳統的高耗能、高碳排放的行業,有色行業未來的碳控成本將大幅提升。同時方案要求行業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的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也就是說未來落后產能無法通過技改達標的話,供給側會面臨進一步的產能出清。因此從成本端到供給端,方案對有色金屬價格均有長期的正向影響。
據王賢偉介紹,再生金屬行業生產環節的能耗及碳排放均顯著低于傳統行業。以鋁為例,生產一噸電解鋁的需要耗能13500度電,二氧化碳排放為12噸左右。生產一噸再生鋁能耗僅400-700度電,二氧化碳排放僅0.23噸。節能降碳方案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再生鋁、再生銅、再生鉛等再生金屬行業發展。
王賢偉表示,將電解鋁行業鋁水比例提高,將會導致未來鋁錠供給減少,對以鋁錠定價的滬鋁合約來說潛在利多。
廣發期貨撰文分析,當前國內再生鋁產量占比約20%,鋁水方面,近年來,國內鋁水比例不斷上升,當前已達75%左右,距離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但由于鋁水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下游接受度高,已形成趨勢。需要注意的是,鋁水比例上升將攤薄下游利潤,同時鋁水比例提高也將減少鑄錠量,交割品減少也將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劉冬博表示,此次方案中,對于再生鋁和鋁水比例抬升目標維持不變,長期來看利于產業格局優化,對于有色行業整體降碳具備重要意義,也是鋁產業發展的必然路徑。鋁錠比例下降令鋁錠可交割品面臨進一步短缺,鋁下游加工過剩局面延續,加工利潤恐持續低迷。
從企業來看,某受訪企業負責人指出,當前再生金屬行業仍面臨不少問題制約行業發展,一方面,部分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存在抬高原材料價格的行為,導致加工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時,企業間低價訂單惡性競爭等行為屢見不鮮;另一方面,生產過程中實際也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了隱患。
對此,該企業負責人建議,建立企業間良性發展生態,促進原材料價格采購機制透明化、高效化,推動企業間合作共贏。此外,應注重產業環保政策制定,督促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