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今年上半年,光伏企業的生存境況依然不樂觀。
7月5日—9日期間,隆基綠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TCL中環(002129.SZ)、晶澳科技(002459.SZ)、愛旭股份(600732.SH)等9家光伏企業陸續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均為預虧,最高或虧損55億元,合計最大虧損值超188億元。
在行業供需錯配背景下,即便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也未能幸免于市場動蕩。今年SNEC展會期間,InfolinkConsulting光伏分析師杜加恩指出,當前,光伏產業鏈四個環節(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基本處于虧損階段。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收盤,光伏指數(884045)自年初以來已下跌33.62%,部分企業的股價跌幅超過60%。昔日,十余家千億市值的“俱樂部”成員大幅縮編,目前僅剩陽光電源(300274.SZ)一家,總市值為1208億元。
由于光伏產能供過于求的形勢嚴峻,短期內產業鏈價格反彈跡象并不明顯,2024年行業真正回暖存在挑戰。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最新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2025年公司將率先回到增長軌道,會先于光伏行業進入復蘇狀態。
連虧三個季度
2024年上半年,光伏供應端的不景氣與需求端的高增長并存,周期性與成長性特征顯著。
數據顯示,2024年1—5月,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9億千瓦,同比增長52.2%。然而,由于光伏市場供需錯配,疊加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跌,企業的持續性生產運營遭遇挑戰,盈利水平承壓。
記者粗略統計InfolinkConsulting數據發現,2024年1—6月,多晶硅(致密料)、硅片(N型)、電池(TOPCon電池)和組件(TOPCon組件)均價分別下滑約40%、35.17%、36.17%和10.5%。
在此背景下,上半年,隆基綠能預計虧損為48億元至55億元,通威股份預計虧損30億元至33億元左右,晶澳科技預計虧損8億元至12億元。此外,TCL中環預計虧損29億元至32億元、愛旭股份預計虧損14億元至20億元、弘元綠能(603185.SH)預計虧損8億元至11億元、京運通(601908.SH)預計虧損7.56億元至11.3億元、雙良節能(600481.SH)預計虧損10.3億元至12.8億元、鈞達股份(002865.SZ)預計虧損0.9億元至1.8億元。這九家光伏企業,合計預計虧損范圍為155.76億元—188.9億元。
虧損原因大體相似。隆基綠能方面表示,受制于光伏行業整體供需錯配、各環節主要產品市場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導致報告期內增量不增收、對參股硅料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預計計提存貨減值金額45億元到48億元,短期盈利承壓。
TCL中環方面指出,報告期內,光伏產業鏈硅料、硅片以及電池片等主要環節產品價格下跌,至2024年第二季度,各產業環節基本處于銷售價格和成本倒掛、普遍虧損甚至現金成本虧損的狀態,經營業績承壓。
記者注意到,由于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市場環境并未出現實質性改變,因而截至2024年上半年,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愛旭股份、弘元綠能、京運通等企業已經連續三個季度虧損。
國信證券分析指出:“從盈利水平來看,當前主要產業鏈環節已經進入凈虧損甚至跌破現金成本階段。在非理性競爭下,各光伏廠商失血嚴重,短期內通過降低開工率、裁員、暫緩或取消新項目投產等措施緩解經營壓力,長期來看加速了落后產能的出清。”
考驗現金流
虧損生產能持續多久?這考驗著一個企業的現金流。
國金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首席分析師姚遙分析指出,因行業季節性因素,歷史上看光伏主鏈環節第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通常處于較低水平,但受到盈利下降影響,第一季度主產業鏈各環節經營性現金流顯著下降。在盈利承壓背景下,企業加大融資力度,第一季度融資現金流顯著增長。
一位光伏資深人士說道:“現在光伏行業燒錢速度太快,每季度百億級別的銀行貸款也經不起太久。”
為滿足生產經營需要,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在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新增借款,加大資金儲備。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這兩家公司的銀行借款和非銀行借款累計新增借款合計金額分別為244.94億元和184.18億元。
今年6月,在外界印象中“不差錢”的隆基綠能也開啟了一項融資計劃。按照隆基綠能發布的關于發行公司債券預案的公告,其將啟動不超過100億元公司債券(非可轉債),主要用于“泰睿”硅片、BC二代電池等先進產能建設。
姚遙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末,光伏主產業鏈主要標的賬面現金(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合計約2557億元,第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出211億元,投資現金流出308億元,合計519億元,第一季度備貨規模較大、后續逐步確認收入,但考慮到第二季度經營端現金壓力加大,若后續籌資減量、不放緩擴產,即使不考慮潛在外部影響因素(比如銀行抽貸),行業也將在5個季度內“耗盡現金”。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資本市場嚴監管環境下,光伏企業通過股市融資已經變得并不容易。記者粗略統計,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光伏IPO折戟和再融資計劃終止的企業超25家。
沒了資本助力,過去一段時間光伏投資熱潮已然降溫,但“失血”狀態令人擔憂。晶科能源方面稱;“未來,沒有市場能力、技術能力和持續現金流入的企業會逐漸被市場淘汰。”
明年回歸增長軌道?
光伏行業何時能夠走出低谷,邁向新周期?
此前,業內有觀點稱,光伏行業2024年第一季度會承壓,但第二、三季度會好轉,將調整至合理的利潤水平。但目前看來,這一輪周期調整時長超出了光伏行業的預期。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一輪市場調整不及預期背后,企業投資新產能與地方政府、銀行“捆綁”發展不無關系,而三者均不希望企業從牌桌離場。
7月4日,鐘寶申在最新召開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2024年會是公司非常艱難的一年,也會是行業艱難的一年,明年公司將率先回到增長軌道。
在外界看來,這一觀點釋放了一個信號,即2024年下半年光伏企業盈利仍然承壓。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即便與2024年虧損年份相比,明年若能回歸增長軌道,其回暖的“含金量”也不高。
通威集團董事會主席劉漢元此前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判斷:“光伏行業最樂觀今年下半年變好,最悲觀明年下半年變好。”
未來一段時間內,光伏市場將如何演變,供需兩端均值得關注。
從供應端看,光伏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四個制造環節的價格基本已經跌至谷底,下探空間已經不大。與此同時,真正的產能出清將在下半年殘酷開啟。
隆眾資訊光伏分析師方文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下半年光伏市場淘汰速度將加快,第三、四季度停產減產現象更為明顯,第四季度到明年開始陸續有企業退出光伏市場。與此同時,光伏行業整合現象也可能出現,優勢企業會通過并購方式擴大市場份額。
從需求端來看,光伏應用市場仍面臨消納、收益、國際貿易摩擦等挑戰。
國泰君安期貨方面分析指出,步入下半年,光伏裝機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但對組件出貨需求則明顯走弱。具體而言,國內光伏向上空間受土地資源、并網消納以及上網電價變動等限制,在風光大基地于今年未有明確并網節點的情形下裝機增速難以大幅走高。
對于海外市場需求,國泰君安期貨方面稱:“美國下半年基本脫離東南亞四國組件進口,僅依靠自身組件庫存支撐年度裝機,部分地區裝機審批進度緩慢亦影響具體節奏;歐洲市場面臨較高組件庫存壓力,在整體裝機增速放緩以及加強本土光伏建設的格局之下,對我國組件出口的需求將進一步走弱。”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