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意還好做嗎?"這是許多中小門企老板擔憂并關心的事情。
2011年房產調控新政連續不斷出臺,房地產遭遇寒流,作為其下游產業,建材業的影響頗大。從去年9月份開始,各大建材市場就出現了蕭條的景象,不少企業營業額同期下滑50%以上,甚至有不少老板萌生了轉型的念頭。危機面前人人自危,但總有些企業臨危不懼,善于調整自己的戰略,迎風波浪,化危為機。青州意木軒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在危機中尋求品牌與市場的雙贏。
青州意木軒木門是川內較早的木制品生產企業之一,經過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和市場沉淀, 2011年品牌路線全面升級,實現了一次新的騰飛。
找準空白市場 定位中高端辟藍海
2000年,套裝門開始流行,隨著市場對套裝門需求的爆發性增長,眾多門企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劣勢在強大的市場份額支撐下顯得根本微不足道。
在分析市場和客戶后,青州意木軒木門劉總高瞻遠矚,他斷定木門行業遲早會迎來一次慘烈地洗牌,亦步亦趨只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所以早在2007年,他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逐步走上自主創新的道路。通過市場細分調查后,青州意木軒木門將產品定位為中高端,主打自主設計款式,融入人性化、個性化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創了一個藍海市場。
事實證明在2011年普通住房被限購,而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的高端市場活力依舊。
創新盈利模式 品牌與市場的雙贏
都說四川門企的老板很累很辛苦,因為他們往往要負責監督產品的質量,要管理調度好各個部門的人員,還要跟業務人員一起輾轉于各地的建材市場管理和發展新的經銷商,但青州意木軒木門的劉總卻似乎是個例外。見到劉總時他總是從容不迫,怡然自得,我們非常好奇,最后我們終于找到了答案 成功的企業管理不管有沒有老總在,不管老總找沒找到了超級得力的助手,企業都能正常運轉,因為有一套科學的標準體系,員工就會各司其職。
從2008年開始,青州意木軒木門就開始了標準體系的制定,轉變各部門的職能:設立直營店,直營店的職能是隨時了解最新的市場脈搏和消費需求,制定各種營銷策略,并快速復制給經銷商;招商團隊變原來的招商職能為管理職能,因為開發一個新客戶需要花費80%的精力,其創造的價值可能只占20%,而維護好一個老客戶只需要花20%的精力就能創造80%的價值,所以讓經銷商賺到錢是青州意木軒的目標。招商團隊還通過指導經銷商店面選址、店面裝修、導購培訓、促銷活動,使有緣結識青州意木軒的經銷商都成為賺錢的經銷商,這就是雙贏之道。
產品技術革新 用品牌和實力說話
青州意木軒木門在2008年專門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劉總親自掛帥,通過不懈地鉆研,在短短幾年之內對木門產品及工藝進行了不斷的升級和技術革新,引進了整木定制的概念,注重用戶體驗,開發了很多全新產品,包括墻裙、衣柜、酒柜等,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使企業始終走在行業的前列。
渠道建設為王 宣傳推廣全面開花
建材銷售"渠道為王",木門也不例外。建材產品最終都是通過渠道,特別是通過店面終端,展示產品給消費者,通過消費者對產品的直觀體驗來進行銷售。渠道是品牌延伸的基礎,終端建設的數量和質量,是品牌決勝的途徑。2010年青州意木軒木門加速加大渠道建設的力度,通過各大媒體網絡報道、重點輻射區域的電視廣告以及全國門業展覽會上亮相來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成為成功走出四川的木門企業之一。
展望2012,青州意木軒木門劉總做好了隨時迎接挑戰的準備,他相信每個危機四伏的年代總會誕生一些偉大的企業,2012或許會迎來一次行業大洗牌,但是活下來的企業將會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