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是家居行業的多事之年,家居行業的企業對此褒貶不一。2012已經悄然到來,在新的一年中,3D木門有哪些新的規劃,將怎樣跟隨沈陽的城市發展腳步,更好的服務沈城消費者?記者采訪了3D木門副總裁薛桂斌。
選自己喜歡的家居用品愛屬于自己的家
記者:您怎樣看待中國人心目中的“家”的觀念?
薛貴斌:中國人對家的留戀可能要高過其他一部分國家和地區,所以一旦這個家是我的,我就會想對這個環境進行呵護,因為我們和家是一體的。如果每一樣東西都是你自己選的,自己喜歡的,那么你回到這個的家的感覺就會很不一樣。如果一旦選了很多沒什么感覺的東西,那么到了家里也不會有一種回歸的感覺。很多的時候我們是和客戶一起,去分享這些感受。最早的時候,07到08年,我們新推出的一種產品,是米黃色和棕紅色、棕灰色的搭配,但最早是和白色搭配,后來我們覺得這種搭配過時了,開發出新的搭配,一推出,我們發現客戶非常的喜歡。如果家居用品都是自己喜歡的,這個人在家里有喜悅心,那么這個家自然會生活得幸福。家會影響個人的氣場。
培養優秀經銷商將銷售渠道做大做精
記者:新的一年已經開始,3D有哪些新規劃?
薛貴斌:2012年我們的方向基本都已經定完了。09年底,我們去了廣州,上了很多原木門、,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在全國的布局,我們以現有的經銷商為主,把工作做精細做扎實。因為全國這么多店這么多的經銷商,在過去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有很多服務不到位的地方。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把當地的市場做起來。其實任何企業在發展中都存在這些問題。所以2012年的到來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是件壞事,第一,我們的基礎已經做的這么大了,第二,北京的木門展開過之后,這種品牌的慣性還會有,我們上了五個系列的新產品,個人感覺還不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我自己都有這種感覺,那么我相信這種產品應該不錯。然后就是讓現有的產品升一下級,因為它需要注入新的元素,讓3D這個品牌的激情再多一些。
2011年我們一直在做市場,很多研發方面的事情放慢了,因為市場膨脹的也快,但其實也沒有別人想象的那么不好。品牌建設過去做的好的企業,今年還是忙不過來。只是很多過去沒有注意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的企業今年突然發現,積累的東西和能扎根沉淀下來的東西太少了,值得自己回味的東西也太少。這些企業在2012年可能會遇到問題,不能說是大的洗牌吧,但是在2012年也會有所表現。而那些做的好的品牌已經凸現出來,他們會繼續吸引更多的顧客,消費者對產品附加價值的認同度非常重要,產品和品牌是需要維護的。
記者:您怎樣看待和經銷商之間的合作?
薛貴斌:其實和經銷商之間也是一樣的,只要發自內心的對他們好,我們就會合作的非常愉快。我們有一個經營理念,就是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我們企業發展每一步,都希望能夠帶著他們一起走,再辛苦我們也要把每一步做好,包括渠道建設、小區服務,還有一些廣告的推廣方式,用一些我們經過市場錘煉的有效的經驗,來指導經銷商,而不是只是看一些書本。因為在某一個行業成功的方案,可能拿到另外一個行業就死掉了。
沈陽位居東北經濟中心房產高端市場變動不大
記者:2012年,沈陽家居市場的發展會呈現怎樣的大趨勢?請談談您的看法。
薛貴斌:沈陽的家居市場,整個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在2011年的下半年表現的尤為明顯,上半年還好。從我們公司來看,略有一點增長,有時候是持平,但在下半年明顯感覺到客流量、成交率有所下滑。我們和裝修公司的合作多一點。整體家居行業大體呈觀望的趨勢,但是整體下滑還不至于。因為東北三省中,沈陽的房價比較健康,只是觀望的情緒比較重。現在消費者在心態上等待房價的回歸,熱情期也過去了不再那么的盲目。另外沈陽這個城市,是東北三省的經濟中心,這幾年房地產在開發,四環也在規劃,再加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都是從沈陽開始做起的,沈陽的地位很穩定,所以整體來看,影響相對會淡,對企業的考驗也多一些。從前沒有做好的企業,這時候需要修煉內功,以前沒有做細致的工作,現在可以做仔細。不管怎樣,市場總會有波動,但只要你堅持做好自己該做的,你可能還是行業內的佼佼者。高端市場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中端市場可能會受到影響。
記者:2012年,3D木門將會有哪些戰略調整?
薛貴斌:可能每個企業自己的現狀都是不一樣的,做的戰略定位可能要依照自己的多年企業基礎,依照過去給自己品牌的定位。我們現在全國有將近四百家專賣店,2011年新開設的店面就有將近70家左右,我們的重點其實是在銷售渠道方面把經銷商做好,因為全國的市場會更大。沈陽這邊我們之前有基礎,和萬科的合作方式,包括付款方式、安裝方式,很多合作的條款我也得研究過,一部分不大適合我們做,但是能做。開始的時候精裝修南方比較多,但是即使是精裝,也是樓盤的一部分或者少部分。中國人把家看的很重,希望把家裝修的個性一點。現在我們和他們的合作也在探討。
記者:南北方產品的差異是否會對3D木門的銷售有影響?
薛貴斌:根據產品本身的特性,南北方的差異比較大,所以我們要做全國的木門品牌,而不是區域的木門品牌。在區域方面,我們在北方做的很不錯,正式做南方市場只有一年半的時間,生產方面現在已經滿負荷了,所以我們在北方又投資了一個廠,來吸納一部分。其實南方市場在10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滿了,停下來了。現在設備在增加,產能在增加,可能之后陸續還會有一部分經銷商加入進來,但是還在等。經銷商太多,不是件好事。產能和產銷之間一定要互為一體的和諧發展。生產大于銷售或者銷售大于生產,對品牌的整體發展都是不利的,他們之間必須同步,兩者之間存在微妙的平衡。在把握不好偏差很大的情況下,這對企業的威脅是很大的。
記者:您怎樣評價全國木門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
薛貴斌:全國的木門企業差不多有一萬家,從規模上看,產值一千萬到三千萬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超過三千萬的又有一部分,超過一個億以上的不超過三十家。這已經成為行業內的一個瓶頸,很多企業都突破不了這一關,而每過一個億,任何一關都很難過。做原木門、實木門的一些手工工藝非常難,像是雕花、油漆、打磨,大部分能把手工藝做的很好的是60后的老工匠,甚至是50后的。70后的很少,可能工藝方面也在做,可能更傾向做公司的管理。80后幾乎不學技術的專業,90后的就不要談了。另外,這個行業也不好管理。可能說能力越強的人個性越強,所以很難讓一個經營者或者管理者來管理。但是一旦突破了一關就會突破下一關。像我們那邊有些工廠倒閉,但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有好處的,他們的工人被我們吸納進來,其實招專業的工人是很難的。我要說走到今天是靠多年積累的基礎,有經銷商的信心和支持,才會做的這么好。我們的渠道很穩定扎實,團隊內部的員工形成了一種敢拼務實的特征,新的員工進來之后也會帶進新的氣息,所以我還是比較驕傲的。木門能不能起到一門一景的作用,多寬,里面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其實在木門開發的時候,我自己要先欣賞,做出來之后自己要先看看放在什么地方,在美觀性和文化體現上越來越重。在產品方面我們這些年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