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窗》國家標準,本打算今年年初出臺,但至今仍未頒布。 據記者了解,本次標準是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北京市建筑木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起草,距離《木》國家標準送審稿審查會已經過去一段時間,究竟為何遲遲未出,目前此項新標準究竟進展到什么階段,又將有哪些新規定。 木門標準多 細節不清晰 一直以來,木門市場就存在著魚龍混雜的情況,這使得很多消費者反映越來越看不懂木門了。正由于這種混亂,有關木門行業的標準也就“層出不窮”,也導致行業標準繁雜。 針對市場現狀,記者聯系到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據該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標準部王永林透露,目前木門市場上的絕大部分企業執行的標準為《WB/T1024-2006木質門》,是由國內杰出木門企業以及科研機構聯合起草的。但之前出臺的JG/T122-2000建筑木門木窗標準也仍然在行業中存在。 由于木門行業本身就涉獵較廣,無論是從木門的使用功能性上,還是在原材料的選材上,都較為繁雜。據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主任吳盛富介紹,目前現行相關木門的標準中,劃分還不夠精細。因此,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更需要迫切出臺,來更好地規范目前的木門市場。 探究新標準 細節仍在改 針對木門行業的諸多問題,一個有關木門行業權威的新標準的出臺就迫在眉睫。而在去年《木門窗》標準就適時地進行研討、送審,但距離送審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了,新標準至今仍遲遲未出。而現在該項標準已經進展到什么階段,又有哪些細節問題正在進行調整呢? 對于新標準的諸多細節,記者也經過多方咨詢,最終聯系到負責本次標準起草的單位之一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該協會聯絡部黃圻向記者透露,在本次標準送審后,其中有一些細節方面需要進行后期修改。目前正處于后期調整階段。 經記者調查,在本次新標準的討論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參與其中,并就標準中的細節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記者也聯系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處長展磊,展處長向記者透露,本次標準在經過討論后有一些細節問題仍需改進,目前正處于修改階段。而針對何時能夠正式頒布出臺,展處長給出了自己的預測:“由于細節修改以及后期的印刷等工作,新標準很可能將在今年4月或5月份正式出臺。” 業內存質疑 標準改哪兒了? 由于新標準遲遲未出,也有部分業內人士對此標準存在著質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由于本次標準是由兩個單位負責起草,并不具有廣泛性。此次把木門和窗放在一起進行設置標準,如果細化不清晰,加上木門標準本身的復雜性,很容易像之前的標準一樣不被重視,從而導致木門行業的標準在執行時更加混亂。 面對新標準,消費者以及木門企業最為關注的就是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展處長向記者透露,目前只能說本次《木門窗》新標準中涉及討論的方面很廣。在木門的相關細節中,對木門的環保指標、防水程度、耐高溫性能等做了重新的規定。此外,本次新標準還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新的修改。 或將向標準化發展 眾門企密切關注 本次新標準,可以說在木門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而是否會引起行業的重新洗牌,開啟木門行業發展的新元年呢?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主任吳盛富告訴記者,即將出臺的《木門窗》新標準,將進一步規范木門行業的發展,可以引領木門的生產、安裝、銷售等環節向標準化方向發展。而且相關部門還要起到監管的作用,如果該標準實施,不合格的木門產品將不能在市場上進行銷售。 另外,展磊也向記者介紹道,本次標準是向更高的標準看齊,也具有一定的行業前瞻性。 目前,很多木門企業也都對新標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D木門副總裁薛桂斌告訴記者,對于新標準的出臺,可能加速木門行業整個洗牌過程,對于優秀的木門企業是一種促進,而對一些不能達到標準的企業將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三峰木門企劃經理曹偉認為,不管新標準出臺與否,我們都始終以“統一化、標準化、專業化”為經營理念,而新標準也能從客觀上直接要求企業更進一步,可以更好地讓企業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另外,包括木門、一統木門、木門等也都積極關注新標準的最新動向。 鏈接 現行木門行業 標準中 相關細節 對于正在或即將選購木門的消費者來說,你是否了解在選擇木門的時候該從哪方面來衡量呢? 現行木門標準中的相關細節,或將給你提供一些參考。 據記者了解,現行的《WB/T1024-2006木質門》標準中,對于一些有害氣體的限量都做了嚴格要求,包括像木門所選用的原材料的甲醛釋放量、膠黏劑以及油漆中的有害氣體等。另外,現行標準還對木門所選用的材料的含水率做了規定,不能大于12%。主要是為了防止木門在使用過程中變形。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