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業每年必然有幾次促銷高潮,眾多防盜門經銷商都會積極加入促銷活動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業績。但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大張旗鼓的促銷活動并沒有促進業績的成長。據筆者觀察,門窗促銷幾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往年遇到的問題,今年還是發生,結果銷量還是沒有提升。尤其是價格戰,并沒有給廠商帶來期盼中的甜頭。
低價未必有好成績
高價固然容易嚇跑消費者,但一味的低價也不可取。經濟學原理已經告訴我們,市場價格其實由供求所決定;消費者喜歡的是性能價格比最合理的商品,而不是價格最低的商品。如果一件商品的價格相對高一些,但其功用、性能超過同價位的同類商品,那么在同一價格的同類商品中,消費者一般就會選擇這一款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每款產品都應該有自己的明確定位,包括價格。價格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低、中、高端不同層次的產品,其價格必然也有很大區別。否則,就不符合企業的經營規律。商家應根據品牌的定位以及產品的特點采取適當的促銷方式,例如一些品牌檔次高的門窗產品,可以用買滿額贈送禮品、優化售后服務等方式來促進銷量,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從而提升品牌價值,維持價格優勢。
一上市就降價,難有利潤空間
經銷商在旺季時大打新品攻堅戰,例如讓新上市的門窗參與各種折扣從而使之以低價打入市場,而旺季過后,消費者對新品的低價已習以為常,以至于恢復原價后銷量不濟,導致門窗在以后的銷售過程中再也沒有足夠的降價空間。
旺季銷售當然應該以提高銷量為重,但提高銷量的同時更應該以提高長遠銷量為主,而不是短期銷量。新的門窗產品剛上市時參與折扣的確是很好的促銷手段,但價格一開始就降太低,等到恢復原價后,消費者卻無法適應。見過一款產品低價后再看到高價,很多人會認為不值得購買。一款新品上市以后有很長的銷售道路要走,一開始以低價入市,就無法保證以后有足夠的降價空間。
一些上市時間久的門窗產品促銷力度可以大一些,以加快銷售速度和資金周轉率。而新品上市則可以采取買新送禮、新舊搭配等促銷手段來讓利,這樣一方面可以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日后的降價留出空間。
產品賣斷或積壓現象嚴重
由于商家的市場調研不夠,沒有準確地把握住終端消費趨勢,不能合理地估算銷售旺季的相對準確的銷量,例如近期什么門窗產品最暢銷,另外,商家受廠家提貨返利、渠道促銷等的誘惑而毫無計劃地大量提貨。對此,商家應在旺季開始前認真做好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找出區域市場的暢銷品,對市場環境、消費需求、競爭格局充分深入分析,然后根據自身的資金、人力狀況及庫存容量,再結合區域城市的人口、購買力等因素大致確定鋪貨數量,比如對消費需求量大的中低擋門窗產品就應該增大旺季庫存,對高檔產品或者淡季商品只少量提貨。
此外,經銷商還要克服廠家渠道促銷“占便宜”的心理,不能因為廠家的渠道促銷贈品或提貨返利政策的誘惑而不切實際地提貨,導致門窗產品大量積壓。
路演活動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
許多門窗經銷商會在專賣店門口舉辦各種路演活動,熱鬧的活動場面會引來許多圍觀的消費者。但是經銷商舉辦活動時往往會忽略品牌或者產品本身的內涵,導致消費者只關注到活動,卻并沒有關注到門窗產品?;ㄙM了大筆活動資金,卻對提升產品的銷量沒有顯著效果。
路演活動的主題要緊緊圍繞著門窗品牌或產品,加大與消費者的溝通。用主題明確、有效互動的路演活動來做引子,吸引消費者注意到門窗產品本身,最終把消費者吸引到正在促銷的門窗專賣店中,門窗銷量提升了,路演的目的才真正達到。
售后服務損壞品牌形象
消費者喜歡選擇在裝修旺季選購門窗產品,結果在旺季過后,待安裝客戶劇增,經銷商卻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來及時給客戶安裝門窗。更為嚴重的是,有的廠商在安裝時偷工減料、服務態度差,導致消費者投訴不斷。此時,經銷商應該配備比平時更多的安裝人員和更加充足的貨源,及時給每家客戶送貨、安裝門窗,并且要保證安裝質量。如果待安裝的人多了,還是按照平時的每日安裝數量,導致安裝周期變長;或者為了提高效率而降低門窗的安裝質量,偷工減料,導致門窗在日后出現質量問題,破壞消費者原本對這個門窗品牌的好感,破壞品牌形象,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