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營銷這些年,無論是和客戶溝通也好、還是與同行交流也好,很多人都會提到“四兩撥千斤”這個詞,應該說大家對這個詞匯還是非常推崇和向往的。就開發商而言,他們對這個詞組的理解便是花最少的錢就把一個項目啟動起來,在某種程度上,不少人理解的“四兩撥千斤”已經非常接近于“空手套白狼”了;就營銷同仁們而言,他們的主旨就是希望用最少的營銷投入換取某個產品或項目的操盤成功,追求最高的投入產出比。
想法是好的,努力鉆研操盤技巧也是對的,但幾乎每個曾經與我談起“四兩撥千斤”的人都根本不懂得或說徹底沒吃透“四兩撥千斤”的真實含義!
幼年時曾在“濟南武術館”學武幾載,練習兒童套路之余,也會跟著那些練太極拳的大人們瞎比劃幾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有一位太極拳老師和學員們交流關于“四兩撥千斤”的事例。記得在當時那些練太極的學員們發表了一通極其推崇“四兩撥千斤”的話之后,教練說了一句話——四兩撥千斤不是你們理解的這樣,真正的四兩撥千斤是“練就千斤力,我只用四兩”!雖然當時還是小學生,但這句話一下子便刻在了心里。原話早已記不清了,那位教練大體解釋的話是這樣的:敢用、能用四兩去撥千斤,不僅僅是技巧和膽量的問題,這是一個實力問題,最高境界的四兩撥千斤是——你本身就有千斤力,卻盡可能用最少的力量與對手過招;如果你本身就只是有四兩力,就想完全依賴技巧去和對手對決,那是找死!
真是可惜,在不知本意的前提下,“四兩撥千斤”這樣一個蘊含了極致道理的詞匯被太多的人誤讀、誤解、誤用!
回顧自己從業十年來的經歷,雖然也曾經做過幾個“四兩撥千斤”的案例,投入幾十萬就能取得上億、甚至數億的銷售額,但那都是在宏觀環境非常支持、競爭環境非常寬松、自身產品力極致強悍的情況下完成的,絕大多數時候,“四兩撥千斤”是一個近乎高不可攀的高地。
反而,曾經目睹了眾多“四兩撥千斤”的失敗例子,尤其是在開發商方面,那些自有資金非常有限,卻希冀通過短線融資和快速銷售來維持項目運轉的企業,往往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步入絕境。這些年在我服務過的客戶中就已經遇見了好幾起這樣的例子。
當你只有“四兩”的實力,便僅僅希望運用技巧去“撥千斤”時,那不是水平高、膽量大,那是純粹的賭博,甚至是搏命。成功了是偶然、是個例,失敗則是必然、是絕大多數!無論做企業、做營銷,還是習武健身,都應當牢記一代太極宗師羅基宏先生的那句話:“要想四兩撥千斤,須先練就千斤力。”沒有“千斤力”做底氣,就別去做那些“四兩撥千斤”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