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沒有吃午飯的情緒。也許是頭發長了的緣故,看起來很憔悴。到了中午,比較痛苦的就是找那家餐廳叫盒飯。說實話,誰都一樣難吃。最后選擇了這里一家比較知名的干面館。我選擇他們的唯一原因是他們的餐具比較令我滿意。雖然是干面館,但我只選擇他們的干馃,理由是有點濕潤,容易滑入食道。
這家餐廳有點牛,催了四五次之后,終于見到一個很精神的小伙子風風火火的到了。往辦公桌一放,就站在那里一聲不坑等收錢。錢一到收呼的一聲就不見了。等我把手頭上的事情處理一段落了,這時候基本已經是15分鐘后,我打開餐盒一看:暈!是干面。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了,但是今天真的一點胃口都沒有。于是打電話投訴。餐館態度不錯,說馬上過去換。再過了十五分鐘,還是那個小伙子,面無表情的把換好的干馃放我前面,拿起原來的干面就走。我突然發現:沒有送湯匙。我終于忍不住了,叫住了他:你們怎么搞的?弄錯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并且,居然沒有湯匙,難道叫我用手吃啊?
這時候,我不得不佩服這個哥們的定力了,他冷靜的看著我,接著,說:對不起,我只負責送餐。然后轉身就走。
我哭笑不得。也懶得再去投訴什么了。只是后來在和一些同行聊起員工管理的時候,發現這些事情還真不少見。一個公司的執行力,必須整個系統的運作才能進行。但是,好像這種:對不起,我只負責×××的意識,是執行不力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企業在流程化方面還有待提高,所以對“后道負責”的要求還是比較強的。所謂“后道負責”,就是拋開“我只負責××”的意識,而是后道工序對前道工序的失誤進行檢查、監督、補救。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情況是理想的,但很難真正實現。好像這個餐廳,如果前道工序沒有任何失誤,這個小伙子的確能夠“只負責送餐”,他做好送餐工作,別人做好其他工作,就很完美。但是,當前道工序有失誤,而這時候,下道工序能夠起到檢查、監督、補救,那么,執行還是能夠進行下去。
在旅游行業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導游跟游客說:“對不起,這個是公司的事情。”“對不起,這個我不是我負責的。”對于游客來說,不管前臺銷售也好,計調業務也好,導游也好,都代表一個公司。任何失誤,都是這個公司的失誤。我以前曾經聽過一個導游跟游客這樣子說:“前臺同事跟你怎么說我不知道,我只按照公司的計劃來做。”這種情況無疑將會讓游客對這個公司很失望。據說一些單位推出“首問責任制”,也就是說,第一個接觸顧客的員工,必須一直負責到底。這種做法是不符合旅行社的,因為旅行社是一個需要各種不同工種員工共同合作、協調才能做好一個接待工作,實行首問制,無疑會讓員工各自負責自己的工作,對別人的工作不予關注。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比較強調“制訂規范-分配工作-檢查監督-激勵提高”這種一個流程。先把規范制訂了,再把工作安排下去,每人都做不同的工作,而在檢查監督方面,不僅僅是上級對下級的監督,還有后道流程對前道流程的監督,并且在最后,對做的好進行激勵。任何“對不起,我只負責××”的態度是不允許存在的。即使不是你的錯,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