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這個提問搞清楚后,我想我們今后工作會有所突破,有所成就的。
我們先站在外商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任何外商采購時內心深處會考慮這幾個問題:
1)供應商的真實性;
2)供應商的溝通能力;
3)供應商的供價能力;
4)供應商的服務性能;
第一個問題是建立交易的基礎。所以,老外會要求我們提供公司的相關背景資料,各種證書;所以,老外會參加各種交易會并問我們在XXX展會上有沒有展位;所以,老外直接來公司或工廠參觀;所以,你可以問問你自己:是否建立好你的交易基礎并且能夠讓客人相信你是個真實的供應商?
第二個問題是建立交易的工具。外語能力過關很多人認為很簡單。其實,往往是一個擁有六、八級的大學畢業生還是不能夠很好的與客人溝通。特別是在專業行業內,高校的英語等級證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是為何很多老外喜歡與香港、臺灣商人打交道的原因。因為,英語這個語言工具,香港、臺灣商人能夠滿足他們。我想:老外知道香港、臺灣人不是第一生產商,但是,老外知道香港、臺灣商人能夠了解他們需求什么,不會出現生產的產品不是他所需求的正確產品。所以,你可以檢查一下你平時是否因溝通不暢而錯失良機?你是否有因語言理解問題而將生產搞的一團糟?
第三個問題是建立交易的關鍵。這是中國供應商及中間商(外貿公司)日常交易的最為頭疼的事。全球一體化的市場經濟是透明的。你不可能再有過去的暴利經歷。因為,老外會在你及你的同行間進行反復比價。因為,老外在大開的中國國門內四處搜尋廉價的供應商。直到,中國供應商們自相蠶食;直到很多無生產產權的外貿公司紛紛落馬,紛紛轉行。最為頭疼的事解決方法最難。因為,我們現在真正能夠在世界市場上叫的響的品牌產品寥寥無幾;因為,大中國的勞動力依舊是廉價的;因為,我們現在很珍惜“世界工廠”美稱。所以在這關鍵問題面前,我們是否考慮建立自己品牌?我們是否考慮直接在老外市場上經營我們的產品?拋開中間商,自建渠道?
第四個問題是繼續交易的核心。我們從事外貿人員有一種感受:外貿的業務是“一時戀愛”不是“一夜情”。在戀愛階段里,雙方都會珍惜這段姻緣。但是大多數戀愛常常出現危機。因為,大部分中國公司是不細心的,不知道或不能夠滿足對方的深切需求。所以,你是否珍惜好你已經擁有的姻緣?你是否將姻緣升華成為“婚姻”。如果,你能夠與老外組成“小家庭”,我想,你會感受的戀愛的幸福。但是,還是得小心——家庭生活,物質基礎是關鍵;家庭生活,互惠互利才有可能長久。
當然,站在外商的角度,原因可能更多。真心希望同業間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