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
只想成功不想成長
[坑邊]
趙民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大學畢業后在一家企業做人力資源助理工作。最初在公司里,只是做一些發放收集表格、復印資料等簡單工作。雖然與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有差距,但現實沒有讓趙民退縮,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定能夠成功。
趙民還在讀書的時候就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為職業經理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夢想是“深入骨子里的”。趙民曾看過一些勵志的書,知道:要成功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同時他也知道,成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他為自己做了一個“職業規劃”:一年后升任人力資源專員三年后成為部門經理,五年后成為職業經理人。雖然現在只是一個只有幾十人的貿易公司工作,但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改善父母的生活,幫助身邊的所有人。但工作大半年后,趙民的工作內容沒有絲毫的改變,他也有些氣餒,薪水也只有千八百塊錢。這點錢連自己的生活費都緊巴巴的,有時候錢用得多的時候還要向父母求援。雖然日子比較苦,但趙民還是很樂觀的,其他同事都說:“你一定很快就會實現夢想的。”
前段時間,公司交代部門進行招聘工作,偏巧部門經理住院了,總經理就臨時點了趙民的將,可趙民卻把事情給搞砸了。在篩選簡歷的時候,趙民對很多接到的簡歷都不滿意,沒有理想,沒有熱情,這樣的人怎么能成功呢?因此只通知了幾個“激情滿懷”的人來面試,老總因沒人參加面試驗而大發雷霆。
趙民受不了,就提出了辭職。雖然失業在家,但趙民依然堅信:只要自己有熱情,就一定可以成功,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坑中刀]
1、目標過于空泛;
2、什么都還沒有就想拯救世界;
3、只關注成功不關注成長;
[刀上的血]
1、空泛的目標容易使人沒有方向,找不到自己起步的地方,更找不到自己的切入點,最終把時間消耗在虛渺的所謂夢想上而一事無成;
2、先改變自己可以,想幫助家人可以,甚至想拯救這世界也可以,但關鍵的問題不是自己想怎么樣,而是現在能做到什么地步。由于熱情過高,而能力太小,容易產生挫折感,進而放棄。
3、想成功沒有什么不對,但成功不是偶然的,需要能力和機遇,機遇可遇不可求,但能力卻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如果只想成功卻不知道提升自己的能力,即便是機遇來臨也是一事無成。
[商振有話說]
首先講,沒有誰愿意一個月只拿幾百元過一輩子,誰都希望可以拿到豐厚的薪水,有專車,有專職秘書,有…………,等等,如果作為職業經理人,獲得這些待遇的前提是什么?首先是老板看得見你的能力,其次是你有能力。不是應該首先有能力,然后才是被伯樂發現嗎?不是。能力不被看見,不叫有能力。因此,我在培訓的時候喜歡講一句話:“天下大事,以入局為主”。說白了,別人得帶你玩,在這片職場江湖中你首先要有個站腳的地方。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來到國子監,有個廚師送上茶來,喝了很滿意,便下詔賞賜廚師冠帶。國子監有個老生員,聽說這件事很有感觸,夜里獨自吟詩道:"十載寒窗下,何如一盞茶."意思是:我十年苦讀,不如這一杯茶值錢.可巧太祖便衣私訪來到國子監,聽到了他的吟詩,便應聲說:“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這個故事講得就是“入局”的重要性,你的表現越容易被看見,你的發展才越順利。如果能力不被看見,就如同如果沉在海底的話,一枚硬幣跟一枚值二十美元的金幣價值是一樣的。
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入了局,才有競爭的資格,以彰顯才華,實現抱負。而許多人總是患得患失,喜歡站在局外看熱鬧。說得不太好聽一些,這樣的人,即便叫得再歡,最終也只是個看客,絕對成不了主角。“成大事者,必須勇于任事,挺身入局”,這是曾國藩所一直倡導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有了百折不回的勇氣,無論多難的事,都能迎刃而解。
其他人說:“你會實現夢想的”,趙民就堅信自己會成功。兄弟,你聽他說什么干嘛?他們能提拔你做經理嗎?不能。因此他們說的并不是機會,能給你機會的是總經理,他說的才算是。
之后,你“憤然辭職”了,怎么樣,離開的時候一定覺得自己很威風吧?有沒有人留你?那些能左右你職業發展的高官有沒有留你?沒有?那說明你的價值還不足以引起他們的注意。我們經常講個人價值,這個東西不是自己說得算的。我們自己說的那是個人價格,就是我自己認為我該拿多少錢。而個人價值是你的用戶---企業去衡量的。什么是你的價值?有你和沒有你之間的差別就是你的價值。按這個標準,回過頭去看自己的經歷,替別人衡量一下自己的價值。
你的價值來源于你的成果,而成果的實現在于你的能力。挾天子的事情,董卓作過,李催做過,可都沒得到什么好處。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招致天下諸侯的攻擊。憑什么漢獻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諸侯了?曹操清楚的明白,要號令諸侯,憑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沒有實力的威脅,沒有利益的誘惑,就算是天子的名義,也不可能指揮任何一個諸侯。
“骨子里一直夢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這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后最直接的想法,如果你去問畢業生,十個里得有八個這么說,剩下的兩個是要去創業的。首先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夢想是走出來的”。我個人比較反對剛畢業的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因為他們還缺乏基本的職業認知以及對職場的了解,不清楚別人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你想娶老婆卻不知道女朋友喜歡什么,這肯定是個困難的事情。
即便是你知道人家需要什么,你還有這個能力去滿足這個需要。這樣一理就知道,現在你關鍵的是定好自己想在哪里領域工作,例如你想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工作,那人家500強企業對這個崗位有那些要求(到人家招聘廣告里去看),再檢查一下自己能否達到這個要求,達不大?缺啥補啥吧。別總是那么的“我想”。我個人不喜歡說成功,更喜歡說職業發展,對于職業發展來說,重要的是:首先在我負責的工作范圍內做到最好。別總在那想“水到渠成”,因為那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水”已經到了。
說書的嘴、唱戲的腿,是最快的。春夏秋冬,上下嘴唇一碰,半年過去了;日夜兼程,從長沙趕到了沈陽,幾千里地到了。但工作不能簡化,職業生涯更不能簡化,不能說一想這個事情就成了,最主要的問題不是達成目標而是如何達成目標。不是目標制定完了之后,就都交老天爺自己不管了。
職業發展有兩個字很重要,叫做“成事”,也就是把事情做成。這個“成”很有意思,“成功、成績、成果、成就…………”都和“成”有關,但首先要把事情做成。如果你把事情做成了,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李嘉誠最開始在玩具制造公司當推銷員的時候,他首先肯定不是想的“我要成為亞洲首富”,而是在想如何把玩具推銷出去----把這個事情做成;比爾蓋茨在開發WINDOWS時肯定不是想的要每分鐘收入6659美元,而是讓計算機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他把這個事情做成了,他也就成就了自己的微軟帝國。
想做什么不重要,關鍵是你能做什么.職業生涯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差別就在于你能做什么。因此不要只想著成功,有那時間還不如想想如何讓自己成長起來。先把你的夢想放在一邊,先入局,讓你的貴人看得見你,而后成為一個能做事,做好事,做成事的人,那夢想就會照耀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