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歷史上的大英雄,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曹操有信念、有綱領、有規劃、有戰略,更是實踐家,從鬧革命起家,打造正義品牌,迅速做強。
1、家人和朋友支持是干事創業的重要條件
做能臣而不成,刺董卓而未遂,逃回家鄉開始了“鬧革命”。曹操得到了曹氏家族的傾力支持,又找到朋友大富豪衛弘的大力投資,迅速拉起了曹家大旗。
有了家人支持,一個人的事業轉化為家族事業;有了朋友投資,就有了初始資本金。不久,家族和人才相繼來投,就形成了干事創業的基本骨干隊伍。一個企業家必須有一批厲害的幫手和父子兵才能干成大事業,紛紛先后來到的骨干幫手有:武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典韋、許褚、于禁、曹休、曹真等,文臣荀彧、毛玠、郭嘉、荀攸等,都成了曹操集團的得力干將。
三國的經驗表明,曹操、劉備和孫權都是通過朋友支助起家的,都形成了干事創業的基本骨干隊伍。
2、曹操首倡義兵,打造品牌
曹操和張邈首先拉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關東諸侯紛紛響應,形成了以袁紹為盟主的18路諸侯的關東軍,聯合討伐董卓。
討伐董卓過程中,諸侯們各懷心腹事,無所作為。唯獨曹操極力追殺董卓,雖敗猶榮,美名遠揚。由于袁術掣肘,孫堅難以進行有效打擊,雖然董卓走后才進入洛陽獲得傳國玉璽,足以說明乃英雄之舉。
曹操明白一個基本道理:正義才有號召力,才會天下歸心,必須打造正義品牌。當時的正義就是維護東漢王朝的統一,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袁紹等諸侯不知道正義品牌的價值,難以號召各方,做強的道路就異常艱難。
3、站穩腳跟,打好做強基礎
袁紹所封的東郡太守有名無實,正當此時,黃巾軍殺死兗州刺史劉岱,陳宮等奉迎曹操代理兗州牧。代理兗州牧就有了根據地,就有了用武之地。
曹操代理兗州牧之后,帶領千余人的兵馬,大戰百萬人馬的黃巾軍。黃巾軍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基本上是農民的簡單生活和抗爭的集合體,而不是精銳之師。曹操戰敗黃巾軍,收編大量黃巾軍農民和士兵,組成了青州兵。青州兵成了曹操的戰斗隊,以青州兵為基礎的武裝軍隊,成了曹操實現理想信念的法寶。
政治腐敗,民生疾苦,是黃巾軍起義的根源。天下大亂又更加劇了中原地區的民生疾苦。曹操說:“定國之術,在于兵強足食”。為解決軍需物資和民生問題,提出了屯田措施,收繳黃巾軍的農具、編制農民,實行軍屯和民屯。這是曹操遠見卓識之處,解決了軍需和民生問題,成了基本的經濟方針。
4、曹操版《隆中對》
就在天下大亂,天子變成浪子的時候,毛玠對曹操提出三項建議:“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織,畜軍資,如此則霸業可成也。”易中天先生總結說:奉天子是政治戰略,修耕織是經濟戰略,畜軍資是軍事戰略,這是綱領性文件。
荀彧建議的三大綱領,易中天先生總結得很好:一是尊奉天子以順從民意,這是最大的趨勢。二是大公無私以降服豪強,這是最大的戰略。弘揚正義以招攬英雄,這是最大的品行。
曹操更是執行力很強的實踐家,既“屯田”修耕織畜軍資,又“奉天子”打造正義品牌,借殼上市,可謂全面貫徹落實,全面拉開了統一戰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