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的市場被劃分為六大主產區,各產區各有特色,福臨門木業老總評價如今全國的木門市場可謂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
東北地區 崛起
東北有豐富的木材資源,加之鄰近俄羅斯,進口木材便利,地域性優勢促進了本地區木業的發展,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深厚的歷史底蘊造就了東北木門獨特的工藝制造基礎。東北林業及藝術院校培養出的人才,使東北木門工業擁有了一大批設計制造技術骨干。
然而相對于南方較為成熟的市場環境來講,東北的市場格局還較為遜色,反映在規模普遍較小,品牌產品也相對弱些,因此近幾年東北木門的相關組織和企業也積極舉辦并參與各種木門家裝展會,希望借此促進南北方木門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實現東北木門業的崛起。
西南地區 突圍
西南地區以四川、重慶、云南為中心,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擴大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趁著這股發展與開放的東風,本地區的木門企業正在集中力量快速發展、壯大起來。但由于地處西部,本地區的大部分地區消費狀況與西北地區相差不大,所以很多企業的產品大多以中低價位打入市場。
金融危機的到來,似乎讓木門企業一夜之間都意識到內地市場的重要性,只有足夠強勢的渠道才能在每一波經濟低潮期為企業化解銷售壓力。這一現狀使得原本安于西南區域的西南木門感到了痛苦,"我們只能在產業鏈的生產環節賺到10%~15%的利潤,這種最低端的地位將在全國強勢品牌哄搶蛋糕之后更加明顯。"多家西南木門代表如此抱怨。
福臨門木業負責人表示,西南木門必須突破長期以來只在小圈子內搞"窩里斗"的局面,逐漸建立西南木門產業鏈條的競爭優勢,團結起來,共同尋找西南木門的突圍之路。
大京津地區 領航
大京津地區以北京、天津為中心,覆蓋河北、山東等地區。本地區木門產品銷量較大,由于地處首都及首都周邊地帶,大京津地區的消費水平較高,所以木門的價位偏高。加之家裝市場眾多,交通發達,把整個大京津地區連成了一個木門銷售的大網絡,刺激廠家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售范圍,提高其產品在本地區的市場占有量具有優勢。當然,產品的價位也會隨著品牌的壯大和產品質量的提高而上升。無論是在中國木門企業雙承諾企業30強的名單里還是每年的門業展覽會上,這一地區的企業數量都多于其他地區。
長三角地區 聯合
長三角地區以上海、浙江、江蘇為中心。該地區地處于中國東部沿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中國木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由于其江海交匯的地理優勢,長三角地區又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木門行業也隨之迅猛發展,木門企業數量和規模增速很快。
木門專業委員會每年都會在該地區舉辦"長三角木門企業聯誼會",打造成一個企業家定期內部交流、互為促進的平臺,加強企業間的橫向交流,讓企業及時了解行業及區域動態,增加相互交流切磋的機會,以利于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
長三角地區的木門企業如今在突破觀念、突破圍界、整合資源、聯合發展上下足文章,聯手培育長三角規范成熟的門業市場。
西北地區 平穩
以陜西、甘肅、新疆為主的西北地區木門市場近幾年呈平穩發展態勢。該地區屬于中國的干旱地區,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略低,所以本地區木門企業生產的產品,其價格也明顯低于其他消費水平較高的地區,但也不乏有產品質量較好的品牌企業存在。
珠三角地區 轉型
珠三角地區是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木門生產企業眾多,實力雄厚、資金豐富、規模較大的木門生產企業不在少數,多以外貿出口為主。
木門行業有句話叫"全國木門看廣東",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這里憑借與國際接軌迅速、國家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便利條件,木門行業率先發展起來。廣東木門業起步初期為國外品牌OEM加工的經歷,為隨后創建自有品牌積累了經驗。歐式、美式風格木門龐大的外銷量決定了企業的產品發展方向,也奠定了中、高端路線的基調。
在一定程度上廣東木門業都是沿著外商的路走下來的,并且在價格和風格上定位主攻國外市場和國內的一線市場。然而2008年,當外貿市場出現困難,在向國內市場轉移的同時,適應國內需要反而成了這些企業迫切需要了解的關鍵問題。做外銷,企業針對的不是消費終端,然而回歸國內市場后,即使面對的是經銷商是商家,消費終端的需求卻不能回避忽視。新的形勢下,這一地區的木門出口企業紛紛采取措施開拓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