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已進入最后的關鍵沖刺階段,倒計時還有不到40天的時間,預計到3月底,整個世博會的籌備工作將基本就緒。總的來說,目前上海世博會建設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各展館的布展工作總體而言也到了最后階段,有的已完成,有的正在收尾。就是這么浩大的工程,要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具體不得而知,能預測的到是一批與世博會建筑相關的建筑五金材料供應商借著此次東風能夠揚名天下,也促進了建筑五金行業的發展。
近一段時間以來,有網友炒作上海世博會花費達4000億元,為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世博會”,一時之間引發輿論嘩然。而上海市市長韓正卻對此進行駁斥,不愿看到人們用“最貴”等詞匯來形容即將召開的上海世博會。而關于上海世博會的其他配套工程,有數據統計其規模可謂浩大。在這些配套工程中,五金企業已得到或者將獲得多少商機?成為眾多五金人士希望知道的問題。
世博配套工程促五金企業發展
上海利用世博會的契機,加快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不僅在解決上海居民出行難問題上邁了一大步,同時也給眾多五金企業帶來了商機。
據了解,2008年末上海的軌道交通長度只有230公里,而到了2010年世博會召開前將猛增至420公里,新增的7號線、9號線、13號線等軌道線路都將服務于世博園區。按照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所說的軌道交通每公里耗資6億元測算,上海為了世博會僅僅在軌道交通上的投入超過1000億元。
另外,上海世博的配套工程還包括:外灘綜合改造工程(外灘通道)、申嘉湖高速等60余項服務世博、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和二次供水改造、架空線入地、高架廣告整治、水域保潔等38項世博行動計劃項目。這些配套工程的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
面對上海世博園浩大的配套工程建設,包羅著上千億元的財富。在巨大的商機面前,各路五金企業可謂爭得頭破血流,其中尤以國內最有經商頭腦佳譽的溫州商人為多。據筆者了解,隨著2010年的到來,抓牢世博商機的溫州企業紛紛浮出水面,包括如意禮品、大益電子、正泰電器、均瑤等在內的多家溫企紛紜搶食上海世博會“經濟大蛋糕”,預算金額不下數十億元。
眾多企業中,與五金有關的企業包括樂清浙江大益電子有限公司為世博會生產的LED燈,訂單預計有300多萬元。另外,此前正泰電器為世博會提供了低壓配電柜,達800多萬元訂單;正康不銹鋼水管提供了總額超600萬元的訂單;和平電氣投資的索肯和平(上海)電氣有限公司,也獲得世博會高壓固態軟起動裝置獨家供貨權。僅溫州企業就在世博會中掘取的商機金額預算不下數十億元。那么,可以見得,國內其他地區的五金企業在此次世博會商機中吃掉了多少“蛋糕”。
園區土地“后世博”商機無限
關于上海為世博會究竟投入了多少資金?能否保本獲利?會不會產生壞賬?成為人們心中的疑問。然而,在一些關于“286億元”和“數千億元”的爭論背后,仍然有個問題無法繞過,那就是關于世博會園區5.28平方公里這塊黃金土地。很顯然,上海市政府在世博會后對其如何處置也將很大程度上左右上海世博會的盈虧砝碼。
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世博局官員估計,世博會園區內投資收益可能無法沖抵該地區的動拆遷成本。為了挪出5.28平方公里世博會園區,已經動遷了包括270多家企業和1.7萬余戶居民。
由此可見,關于世博會園區的“后世博”規劃,將依然為五金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據了解,在上海世博會尚未開幕之際,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經著手就“后世博”規劃展開論證調研,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世博會園區土地來補償動遷“賒賬”。可以推測,“后世博”建設還將繼續,五金企業依然可擇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