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讓不少以外銷為主的企業,或破產、或停產、或損失慘重艱苦過冬,這段時間關于中國最大的木質門企業——“夢天”的流言漫天亂傳,也許是樹大招風,也許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亂……,記者作為媒體人對夢天有比較多的了解,最近一段時期更是多次實地考察夢天,以觀察者的角度,我應該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以正視聽的作用。
每天早晨,當早餐的電鈴拉響的時候,浙江華悅的董事長、夢天的締造者余靜淵先生總是站在自己二樓辦公室的窗口,注視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員工們涌向餐廳,什么時候養成的這個習慣,他已經記不得了。只是每當看到這個場景,余靜淵先生就會想到作為一個企業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責任不僅僅只在工廠啊,還有遍布全國的“夢天”經銷商隊伍;還有數以百萬計的“夢天”產品的用戶……
談起責任我從余董臉上看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一份淡定、從容……,20年來正是這份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撐起了“夢天”在客戶、在消費者心中的豐碑;也是這份責任感,讓“夢天”當年的普通員工成長為今天的骨干;讓“夢天”的經銷商20年來風風雨雨不離不棄……
外貿催生“夢天”
20年了,從1989年9月以30萬元資金、22人、300平方米的生產場地創辦慶元縣玻璃鋼廠,到五年后的1995年1月更名慶元縣夢天實業有限公司,開始正式進入門業,夢天完全有資格說是中國木門行業的拓荒者、先行者,一步步的艱難開拓;一步步的穩扎穩打,又一個6年過去了,2001年9月公司更名為浙江夢天木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800萬元,員工580人,產值4000萬元。同年9月份新增占地40畝的夢天二期工程項目開工建設,2002年4月份竣工投產。到2003年9月注冊資金6000萬元,員工800人,產值8000萬元。同期,浙江華悅木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注冊資本2000萬元美元。“夢天”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從這個時候一直到2008年初,外貿成為“夢天”的發展加速器,公司90%的業務是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
預知風暴及時轉戰國內
回顧夢天的發展歷程,只是想向大家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夢天用20年的時間發展到今天,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完全經得起狂風暴雨的肆虐,并且因為其高大,還能更早地預知風暴的走向,及早做好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