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成創展北上搶市場、TATA走出北京、夢天向京城發力、孟氏不甘于山西一隅……幾大品牌的動作無不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市場日益融合化、全國一體化,必須放眼全國進行市場搶奪,那種死守一方的觀念,也必然在市場中撞得頭破血流。
從區域走向全國,是木門企業繞不過的一道檻,也是木門企業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這就要求木門企業在拓展渠道和銷量的同時,要重視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有的木門老板認為“做銷量是掙錢,做品牌是花錢”,于是乎整天忙于市場渠道、終端推廣,卻疏于品牌建設。殊不知,做品牌并不是只花錢,當品牌建設累積到一定階段,就會有“溢出效應”,從而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市場銷路和現金流。
TATA在北京十里河的“生活藝術吧”一度成為行業佳話。高調進入木門行業的圣象,用一個“標準木門”概念做起了品牌塑造文章。此外,潤成創展、夢天、博亮、孟氏、萬家園、美心、華鶴也都將品牌建設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圍繞木門30強、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的爭奪,更是進入白熱化。
隨著市場的深入發展,產品的同質化日趨嚴重,產品模仿防不勝防,也迫使木門廠家必須進行品牌建設。
國家刺激內需的政策正在穩步推進,各方的信心也正在逐漸恢復。縱觀世界各發達國家的經驗,精裝修必然成為房地產開發主流。原建設部早已出臺精裝修實施細則等政策法規,國內房地產開發公司也在加大精裝修房的比重,這對于木門銷售的工程市場無疑是一大福音。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規劃,今后仍將以擴大城市居民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設規模為重點;農村鄉鎮化、鄉鎮城市化使得二手房市場蓬勃興起。二次裝修、三次裝修將是未來一個更大的潛在市場。個性化的生活需要個性化的木門,能否在企業文化、品牌內核上與消費者形成共鳴,將成為家庭消費市場決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