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鋁股份(000807)投資40多億元的氧化鋁生產項目原計劃2011年9月份投料開車,3月份向電解車間供應氧化鋁,但是直到2012年7月3日,云鋁股份公告才稱,文山鋁業有限公司80萬噸氧化鋁項目正式投產運行,生產出第一批氧化鋁。投產時間比原計劃推后10個月。
更為費解的是,本報記者從接近云鋁股份的多位人士獲悉,截至目前,文山鋁業還未向電解車間供應過氧化鋁,電解車間所使用的氧化鋁是由廣西平果地區廠家供應。
項目動工時,即有多家證券公司稱,公司業績會因為用自采鋁土礦生產氧化鋁而增厚。
中信證券研報曾稱,云鋁股份鋁土礦以文山礦為主,鋁硅比約6:1,適于采用拜耳法生產氧化鋁,能耗指標、人工成本等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估計公司自產氧化鋁成本較國內平均水平低300~400 元。按照12年(2012年)65萬噸鋁產品產量,氧化鋁自給率30%粗略測算,可為公司節約生產成本1.5 億元左右,每股收益增厚0.08元左右。
云鋁股份一季報虧1900多萬元,預計上半年會虧損2000萬-3000萬元。目前大多數鋁冶煉企業增加原料自給率控虧,云鋁股份為何寧愿從外面采購原料也不用自產的氧化鋁?
氧化鋁生產成本高
據鋁業專業人士推測,文山公司氧化鋁的生產成本比現在氧化鋁的市場價格還要高,所以云鋁股份寧愿從市場上采購氧化鋁,也不急于讓文山鋁業大規模生產氧化鋁。記者接觸的多位跟項目直接相關的人士也表示,文山鋁業的生產成本難以控制。
云鋁股份并未透露氧化鋁的生產成本,但是云鋁股份的資料顯示,文山鋁業曾經計劃2012年產出40萬噸氧化鋁,營業收入10億元,基本實現盈虧平衡,也就是說,文山鋁業原計劃氧化鋁的成本是2500元/噸。實際情況比預期的糟,多位公司內部人士均稱,現在氧化鋁的生產成本非常高,超出了當初的預期。
同行的生產成本則遠低于云鋁股份,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信發集團氧化鋁實際成本還不到1700元/噸,中鋁各氧化鋁企業的平均成本也只有2300多元。
在國內大規模上馬電解鋁生產線的背景下,氧化鋁供不應求,價格一度達到4000元/噸,生產成本低的企業利潤高,生產成本高的企業利潤低,那時氧化鋁是賣方市場,自有礦山生產氧化鋁提高原料自給率對冶煉企業來說,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目前氧化鋁生產擴張,供求關系從供不應求變為供過于求,氧化鋁陷入價格戰,現在即便是成本控制相對較低的中鋁,氧化鋁板塊也不賺錢,成本控制能力較差的文山鋁業開工自然會嚴重虧損。
文山鋁業年產80萬噸氧化鋁生產線是新建的項目,采用的生產工藝也是跟大多數同行一樣的拜耳法,生產成本之所以高,業內人士認為,問題出在了鋁土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