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市場進入秋冬季節以來,成都家居市場顯得特別忙碌。開業,就是最重的主題。地處新都的家和家園國際家居商城以及同處一地的香江全球家居CBD二號館同期開業;上周日,位于青白江的大港建材城開業。幾大新興家居建材市場的集中開業亮相,宣告成都家居流通市場進入大擴容時代。競爭,將由此變得更為激烈。
同期開業的香江全球家居CBD“2館”,因為經銷商大會等活動的舉行,也顯得車水馬龍。“2館”的開業,再次顯示出具有廣東資本背景的香江全球家居CBD嫻熟的市場資本運作能力。
各路資本的介入,讓成都乃至西部家居行業正經歷著一場革新。根據成都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發布的《2011成都家居市場白皮書》,新興的家居專業市場體量將是成都三環以內現有家居賣場體量的三倍之多。雙流,以元瑞國際家居商城為代表。新都依托成都家具產業優勢,打造了包括家和家園、愛燈堡國際燈具燈飾博覽中心、香江在內的家居CBD核心區。在青白江,佳飛國際建材家居市場、大港建材城已相繼開業運營,華川銀地建材城、青龍建材裝飾城等正蓄勢待發。
這么大的規模、這么多的市場同時崛起在城市近郊,全國尚未有先例。未來,這些家居專業市場的發展憑什么來支撐,其前景又會如何?
在23日舉行的在第十三屆西博會重要活動“創新發展環保建材”高峰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提出,建材家居行業,應抓住城鎮化的機遇,轉變發展模式,讓行業的發展更加可持續。任興洲認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越來越快,而城市化正是中國經濟增長和建材家居行業發展增長的動力和支撐。
出席論壇的另一嘉賓,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現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對于各省(市)區的經濟發展影響程度卻不一樣,“對于四川而言,還有兩大優勢,一是人力資源充足,勞動力供給充分,巨大的人口也意味著巨大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四川的經濟還處于起步階段,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這也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城市化加速發展,四川乃至西部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這些都無疑給成都家居建材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一位新興家居市場的管理者表示,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市場空間不斷擴大,行業的發展前景自然被廣泛看好。新興家居市場在西部的崛起,最終也將成為必然。
大港建材城在青白江開業,此次投入運營的面積達50萬平方米。開業儀式上,由大港集團投資的中國家具建材網電子商務平臺啟動,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大的家居建材電子商務平臺。相關人士稱,大港建材城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品種最多、采購成本最低的家居建材采購基地之一,也是浙江商人在西部投資的最大商貿物流綜合體。
有著專業市場10多年成功運營經驗的大港集團為何西進成都?據大港集團董事長董汝城介紹,在國家開發西部的宏觀背景下,敢為天下先的浙商就意識到東部產業經濟將向西部轉移,而西部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吸引中外資本的大批涌進。而成都的區域優勢、政策優勢、硬件優勢、市場規模,以及在建的亞洲最大鐵路集裝箱物流集散地給中外資金提供機遇。因此,大港集團把戰略轉移投資西部,并把重點放在成都,在青白江區建設目前國內最大的建材商貿物流基地之一,投資規模達50億,可直接提供4萬個就業崗位。
成都商報記者在四川浙江商會處了解到,近年來浙商在四川投資資金高達2200億,每年納稅超過100億,提供就業崗位100多萬,浙商在四川資產總額已超過一萬億人民幣。
位于成都家具產業園的家和家園國際家居商城,在歷經兩年精心打造后盛大開業,近300家品牌家居廠商和數以萬計消費者共同見證了開業盛況。開業當天,家和家園場內商家各類家居產品勁銷3500多萬元,實現了開門紅。
作為以品牌直營為模式搭建的商貿平臺,家和家園聚集了來自行業一線的家具品牌,在280多家商戶中,工廠直銷店達到了70%以上。近1000個產品系列、10萬套開業特供品享工廠專供直銷,比市場價低60%-80%。同時,商城和眾商家還在開業當天組織諸如“豪禮抽不停,贏奔馳,又送現金又送禮,百分之百有獎”“一元搶家具”“世界名模T臺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消費者在輕松愉悅的購物環境之中感受家居之美,給前來購買家居產品的消費者全新的購物體驗。據家和家園方面統計數據,僅開業當天,銷售額即超百萬的廠商達30%以上,開業當天勁銷3500多萬元,商城全體商家百分百開單。家和家園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驕人業績,正是四川品牌、本土資本集合發力的給力表現。
在進入成都家居專業市場各路資本中,有來自廣東、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的資本,也有本地資本。他們帶來的除了資金的聚集,對于家居行業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經營理念與模式。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上周末開業的三個大型家居建材市場,恰好集中反映了目前成都新興家居建材專業市場的資本特征:大港建材城由浙江企業中國大港集團興建、香江全球家居CBD二號館由來自廣東的企業香江集團打造、家和家園國際家居商城則具有明顯的本地資本特征。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此認為,“這標志著成都家居市場在資本競爭方面變得更為豐富,更為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