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關鍵詞之一,尤其在污染比較嚴重的建材玻璃領域,這一任務尤其迫切。Low-E玻璃由于其具有的節能優勢,近幾年來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不少企業紛紛上馬Low-E玻璃生產線,以期在市場中分一杯羹。但是,由于成本高等因素,Low-E玻璃在規模化推廣中遇到了阻力,開發商為規避成本壓力,更愿意使用價格更低的普通玻璃。
業內有識之士共同呼吁,從長遠的節能減排、利國利民出發,國家應強制推行使用Low-E玻璃政策,扶持該產業發展。
近期,金晶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連續舉行了多場節能系列產品推介活動,金晶集團董事長王剛更是在推介會上發布了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的推動建筑節能的3條建議。在王剛看來,節能玻璃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目前,節能玻璃無論從技術還是產能來說,都已萬事俱備,只欠政策東風的推動了。
此前,王剛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他對國家政策層面的期盼,他認為,如果國家能在政策上強制推行使用Low-E玻璃,那么,節能玻璃的市場占有率將有一個飛躍。他舉例說,從德國的經驗來看,德國經過了10年的市場發展把Low-E玻璃使用率提高到了40%,隨后,國家以法規的形式強制推行使用后,Low-E玻璃的使用率經過3年迅速達到了90%以上。王剛的“心愿”抑或代表了國內絕大多數生產Low-E玻璃廠商的愿望。
但問題在于,廠商們期盼的“強制性使用”政策東風是否將如期來臨,以及又能取得多大程度的效果,這都將考驗著Low-E玻璃的未來。
成本高阻礙市場
Low-E玻璃的市場使用情況到底如何?記者日前對相關各方進行了調查,發現一個現實情況是,盡管人們對Low-E玻璃的激情和愿景都很高,但是,Low-E玻璃的使用率不足卻是目前行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為什么一個好產品會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秘書長張佰恒指出,Low-E玻璃比普通玻璃成本要高是造成目前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表示,建筑節能玻璃盡管從長遠來看,對住戶有利,但這是需要時間的,開發商短期內享受不到這種獲益,但他們卻要因此承擔增加的成本。因此,Low-E玻璃推廣起來會在開發商層面遇到阻力。
據記者了解,雖然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Low-E玻璃的成本已經降低了很多,但與普通玻璃比起來,其市場價格還是高出不少,目前,Low-E玻璃比普通的中空玻璃大概高出30%~40%。這個比例對于目前正處于地產調控時期、普遍忍受因房產利潤降低而備受煎熬中的開發商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因此,除了高端樓盤必須保證品質而使用建筑節能玻璃外,絕大部分民用住宅更傾向于使用價格更低的普通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