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六成企業訂貨“低于正常”,部分企業現半停產跡象
有色金屬行業在困局中徘徊。
4條鉛鋅產品生產線只有兩條在運轉,另外兩條已經關停。金屬硅的生產線已經關停1個多月了。李先生面對行業整體低迷的形勢也無可奈何。
作為云南一家鉛鋅公司的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高庫存,低需求,產品價格始終上不去,現在已經虧損超過1000萬元。”
面對困局,李先生甚至給部分員工放起了假。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的調查顯示,有色金屬行業訂貨情況相對較差,訂貨“低于正常”的比重超過六成。
每生產一噸就虧損近500元
英策咨詢近日發布的2012年中國滬深300上市公司業績預測顯示,今年24家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在營業收入將實現12.52%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則將出現22%的負增長,與同組上市公司2011年全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合計增長率35.04%及46.83%相比,出現大幅度降低,有色金屬行業凈利潤四年來或將首現負增長。
李先生表示,有色金屬各大品種,從目前來看,日子都比較難過,能保證不虧就算好樣的了。據李先生了解,國內不少鉛鋅企業正在停產檢修。
以本月初的價格為例,上期所鋁、銅、鋅和鉛當月合約收盤價分別為每噸15220元、57040元、14685元和15180元,長江鎳、錫現貨均價分別為每噸117000元和147750元。
而這些價格已經無限逼近成本,有些甚至已經造成了倒掛。以鋁為例,電解鋁的生產成本中大約生產一噸電解鋁需要1.9噸氧化鋁,14500度電,合成電解鋁生產成本每噸約在15300元至15700元,部分甚至更高。
而目前每噸15200元左右的鋁價格,無疑已跌穿鋁冶煉企業的生產成本線,若按每噸15700元的生產成本計算,鋁純冶煉企業每生產一噸就虧損近500元。
有分析師認為:“就今年的鋁行業來說,基本沒有不虧的,特別是電解鋁和氧化鋁虧得最厲害。”
而鉛鋅產品也一塌糊涂。廣西一家有色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當地不少鉛鋅企業,現在僅有3家左右還在生產。
從上市公司層面可以看到,在鋁、鋅、鉛、銅等基本金屬上市企業中,中國鋁業以43.35億元的前三季度虧損,位居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虧損第二位。據公司中報披露信息顯示,出現虧損主要由于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降,而原燃材料、動力價格上漲促使成本上升,導致公司主導產品銷售毛利率大幅降低。
云鋁股份第三季度同樣不好過,凈利潤同比減少124.30%。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00億元,同比增長11.40%;實現營業利潤-1.46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194.57萬元。
而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1至9月份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2726萬噸,同比增長7.1%。另外,17月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利潤978億元,同比下降18.3%。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385億元,同比下降2.3%;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592億元,同比下降26.1%。
記者拿到的一份《江西省有色金屬工業情況分析》認為,有色金屬企業利潤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下降,間接原因是電力、能源及原材料、勞動力等價格明顯上漲,利息等費用又大幅度增加。
明年下半年或出現實質性改善
"今年我看也就這樣了,估計明年應該會有所好轉。"李先生說。北京一家投資機構經理謝世坤也告訴記者,短期內受到供應過剩影響,有色金屬的走勢很難出現改觀。預計國內經濟真正的復蘇出現在明年下半年,屆時行業經營面才會出現實質性的改善。謝世坤表示,有色金屬行業短期難以看到大幅改善,主要源于來自中國的需求放緩,成本逐年提高,原料供應逐步改善。而流動性也難有進一步的寬松,因此價格難以出現持續的大幅上漲。這一判斷主要來自行業內企業開工率依然維持低位,下游需求尚未出現明顯改善。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有色金屬行業從業人員數為241.4萬人,比上季度增加4.1萬人,同比增長2.2%,同比增速較上季度略有下降。有色金屬企業用工意愿較為謹慎。"今年都虧的不像樣了,爭取挺過去,今年的利潤滑坡的太厲害,希望明年訂單能上來。"上述廣西一家有色企業內部人士直言,"明年形勢要還不好,企業離關門就不遠了。"
相關數據顯示,三季度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為442.8億元,同比下降33.2%。有色金屬行業銷售利潤率為3.5%,低于上季度0.6個百分點,有色金屬行業盈利水平繼續下滑。而實際上,中國有色行業的投資額是在逐漸增長的,但利潤就沒有相應增加。"十一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行業雖然投資年均增長32.7%,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9.4%,但利潤增長僅為18.2%,大大低于投資增長。謝世坤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觀望,如果明年好轉,才會繼續投資有色金屬。這和前幾年扎堆投資這一行業形成了天壤之別。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王華俊認為,有色金屬企業利潤下降,尤其是電解鋁企業虧損的根本原因:一是產能過剩;二是企業擁有的自備礦山原料和自備能源的比重低;三是具有在世界市場競爭優勢的高附加值產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