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型材行業畢竟是一片‘紅海’。”林文分析,2008年、2009年由電解鋁生產出來的擠壓類的鋁產品量是800萬噸,今年到了1200萬噸,但一線的品牌并未能達到50%的增長。這意味著在全國各地那些年產一兩萬噸的低品牌廠新建了很多,這種重復、低質的投入,帶來了激烈而無序的競爭。
“制造業的每一個企業都非常努力,大家都在拼,要么出頭,要么被埋沒。廣成一定要超越復制,追求創新,并尋找‘藍海’,實現企業跳躍式發展。”每次開會,公司總會向其團隊灌輸如斯理念。
恰逢此時,新能源環保產業正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當屬太陽能等產業,而鋁型材由于具有重量輕、防腐性強、可重復利用等優點,正好適合在這些行業中大量應用。
在光伏產業高歌猛進的2010年,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邊框用鋁材總量逼近50萬噸,有行業分析報告曾預測,在2015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用鋁型材的產量將達到150萬噸以上,或占整個擠壓類鋁型材產量的10%。
2009年9月廣成成為行業中首個縱身“跳入”光伏領域的企業,自主研發生產太陽能電池支架和鋁邊框等多種綠色節能環保產品,并參與了《太陽能電池框架用鋁合金型材》行業標準起草,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其產品就憑借尺寸精度高、質量好、產品表面膜層性能高等優點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吸納了尚德電力、中國英利、江西賽維、德國肖特、美國第一太陽能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商與之合作,成為光伏型材的第一品牌。
然而,去年至今,隨著光伏產業遭遇海外“雙反”、產能過剩等問題,江蘇尚德、江西賽維等一批行業巨頭相繼遇到巨大的阻力。光伏鋁材作為光伏項目重要的配套產業之一,其產量隨著光伏產業膨脹而迅猛增長,也隨著光伏產業的降溫而急劇回落。
“光伏當時是‘藍海’,但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變成了‘紅海’。”從去年2.5萬噸占總業務量的半壁江山,到現在壓縮到十分之一的產量,林文感嘆,現在廣成努力在這“紅海”中保持領先的地位,預計整個光伏型材行業要到2014年才能恢復到2010年的水平。
試水鋁模板進軍建筑領域
從“紅海”到“藍海”再到“紅海”,經濟大棋局中的風云變幻,令廣成在“藍海”戰略上的步伐不得不加速轉換。
事實上,在去年7月,廣成鋁業除了向管理層重提《華為的冬天》,要求企業上下再次做好“過冬”的準備,也在積極謀劃涉足新型建筑鋁模板領域。
今年廣成的新式建材鋁模板項目正式啟動,并與國內知名的大型房地產企業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11月16日,廣成精加工車間鋁模板一期項目順利投產。目前,產品已在廣銀鋁業創新鋁加工工業園區的立式氧化生產線建設工程上大量使用。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節能型低碳化新材料的應用是建筑施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的建筑行業大多使用木模板作支撐,但木質材料因為受潮受壓變形容易導致澆注面不平整,建筑質量難以保證,且重復使用性不大,造成極大資源浪費,施工中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而在港澳地區,用鋁模板取代木模板已經成為行業常態。林文介紹,建筑用鋁模板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精度高、施工方便、周轉次數高、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在建筑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節能型低碳化新材料的應用是建筑施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林文評估,廣東現只有六家企業能夠從事該領域的生產,均為一線品牌,利潤空間高于普通建筑型材的平均毛利。在建筑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的利益,廣成所依托的整個廣亞集團亦在劍指廣闊的內陸“藍海”,于前年與廣西某國企投資集團合作,成立廣銀鋁業有限公司,將在全國的9個省打造9個過千畝、影響半徑為400公里的大型工業園區,預計兩年內能打造出一個上百億的企業。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還要進行高投入的提升是很痛苦的。因為它不是高科技,不是一個很創新的東西,所以必須在管理方面增加創新度,去適應殘酷競爭。不如我搶占一個制高點,讓你們來追。”在多年殘酷競爭,廣成鋁業中逐步提煉如此體會。
啟 示 錄
瞄準市場空白搶灘“訂制營銷”
及時從光伏型材跳到建筑鋁模板領域,這是個頗具分量的選擇。作為一家2008年金融危機中逆勢成長的鋁材新秀,廣成鋁業養成了對經濟大勢的敏感,更在“紅海”與“藍海”的“閃躲騰挪”之中,逐漸尋找到一套因時而變、順勢轉型的生存之術。
傳統的鋁型材行業主要以生產門窗等建筑鋁材發家。然而,近幾年,由于中西部城市的中小型企業野蠻擴張,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再加上頻頻遭遇國外“雙反”大棒的打擊,傳統鋁材項目疲態漸顯。
盡管鋁模板對于傳統鋁材行業尚屬比較新興的領域,但在國家對房地產的政策尚未明朗的背景下,目前大部分房地產商無論是拿地還是推新盤,均相對謹慎,廣成的這種類似回歸式的轉型,能吃到多大的新“蛋糕”?會否隱藏著另一個“紅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