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全國政協禮堂召開的“中國木門業‘生態制造’研討會”與近日最嚴重的霧霾天氣不期而遇。
在北京的PM2.5污染源中,機動車的排放占28%,煤炭污染占16.7%,工業噴涂占16.3%,城市揚塵占16.7%。冶金、 建材、化工行業的污染減排量已上升到30%。不僅是北京的霧霾天氣,陰影籠罩全國的十幾個省份,空氣質量嚴重惡化,PM2.5數據屢爆新高,嚴重的霧霾天氣,再度敲響了經濟轉型的警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增長模式,已使征服自然達到了極致。
霧霾災害下,我們感謝北京現代、北京水泥公司等58家企業的停產善舉。然而,我們又不禁要問,一時一日的停產能否治本霧霾?回答自然是不行的,回答也當然是肯定的。霧霾災害企業生態責任眾生相可以從“中國木門業‘生態制造’研討會暨百德木門戰略新聞發布會”上窺一斑而見全貌。木門行業規模企業百德木門在會上向全國木門企業發出“生態倡議書”。百德創始人馬洪偉倡議,木門行業應遵循國家主導的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為基礎的低碳經濟要求,加快木門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建立綠色生產機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綠色供應系統的建設,探求木門上下游建材部品的系統高效節能,,減少有限資源的使用,實現木門產品自身的“低碳化”,走可持續的木門產業的發展之路。
1月13日的會上,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石峰秘書長呼吁:“林產工業要舉生態大旗,在制造業中引領‘生態制造’,加快木門行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力(310328,基金吧)。”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剛剛結束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消息中,公布了2012年我國的電力11.4億千瓦、天然氣1500億立方米,還有光電、風電的成績,而鮮有報道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比例。事實上持續的霧霾天氣,與工業企業、發電站和供熱廠的燒煤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中國煤炭的消耗量已占到全球的40%,而且巨大的消耗量仍舊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201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費總量達到68.8%,而這一數據在世界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還不到30%。
作者簡介:袁清,工商管理博士(DBA),資深營銷實戰專家,暖通產業學者。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學府的演講學者。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的客座嘉賓,與張朝陽、潘石屹、姜昆等共同評為中國企業家世紀論壇、中國教育電視臺“十大金牌主講嘉賓”。潛心于營銷理論的探索和研究,創建和貢獻了營銷界“賣點”與“買點”,“CI”與“CS”,“發明”與“發現”,“需求”與“欲望”, “洞察”與“動察”的新營銷哲學。受聘于意大利《全球暖通空調》采暖專家顧問、亞太地區首席撰稿人,擔綱6家企業的營銷戰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