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國家保障房及棚戶區改造和大量公共設施的興建為建筑門窗的發展創造了機遇。企業應該抓住機遇,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加快由塑窗大國向塑窗強國邁進的步伐。
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認為:中國是全球門窗的最大市場,每年約有21億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工程約有5億多平方米的門窗建設任務,是整個歐洲每年門窗建設面積的4倍以上,按目前塑料門窗所占市場份額計算,大約每年約有1.75億平方米塑料門窗的建設任務。然而,中國塑料門窗的產業很大,但其產值卻不高。
首先,價值與觀念的不同。中國的購房者在買房時,主要關注的是開發商與建筑商的資質,以及房屋的建筑質量問題,對于門和窗,購房者關注較少,而在國外的購房者往往都要求建筑商用什么樣的、何種材質的、何種標準的門窗,但中國人的觀念上總認為門窗是房屋的附屬品,其質量的好壞影響不大,所以我國門窗質量與水平普遍較低。
其次,缺少相應的行業標準。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關于與房屋價格相配套的門窗行業標準,平時對門窗的五大性能的要求也只是送檢樣品,而等到房屋建成后門窗檢測的合格率都較低。由于國家沒有相應的約束力,而開發商為了節省成本,便在門窗上偷工減料。
最后,低價惡性競爭嚴重。近10年來我國塑料門窗的生產與應用取得快速發展,但由于發展過熱造成了嚴重供大于求的現狀。行業低價惡性競爭嚴重,產品以次充好、偷工減料頻頻發生,大大影響了塑料門窗的聲譽,造成我國整個塑料門窗行業處于虧損狀態。
尚普咨詢在《2013-2017年中國塑料門窗市場分析及投資趨勢研究報告》中指出:雖然目前我國塑料門窗所占市場份額已相當大,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歐洲塑料門窗的市場平均占有率為40%,德國達54%,美國已達45%。按目前我國塑料門窗所占市場份額計算,我國大約每年約有1.75億平方米塑料門窗的建設任務,雖然中國塑料門窗的產業很大,但其產值卻處于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