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目前隨著建材業競爭越來越強,搞“團購”貌似成了部分商家最有利的銷售手段。不可否認,通過商家組織的團購活動,一些業主確實能夠得到實惠,但也有業主在團購后發現,購得的材料卻是次品,且價格并不低。這樣,建材團購就出現了各種各樣讓消費者爭議的問題。
根據消費者于先生介紹,前段時間,他在團購會現場以4200元訂下了一款原價為9999元的沙發茶幾套裝產品,當時,商家表示預交1000元訂金可享訂金增值300元的優惠,就相當于,他可以花3900元購下這套產品。可當于先生到家居賣場該品牌專賣店時,銷售人員卻表示團購商品不能享受訂金增值優惠,除非在店內購買除團購產品以外、且產品總價值3000元以上才能享受該項優惠。除訂金增值優惠不能享受外,當于先生想把套餐中售價1200元的茶幾退掉時,商家告訴他只能以800元的價值計算,于先生頓時感到被團購會給“忽悠”了。“以為撿了個便宜,沒想到卻是掉進了陷阱。”于先生無奈地說。
和于先生一樣,消費者常女士在參加建材團購活動時也遭遇了尷尬,由于沒有達到商家規定的最低消費額難以享受團購優惠。常女士說:“一扇實木復合門的市場價格普遍都在千元以上,團購活動才799元,我覺得很便宜就想訂購兩扇實木門,但商家卻表示團購價格只針對訂購三扇門以上的客戶。如果我想訂購只能以正常的價格。”常女士感到十分不理解,難道家里只需要兩扇門,就不能參加團購了嗎?這制定的規矩太不合理了。
記者調查發現,除建材團購頻設消費限制條件外,部分商家還會采取抬高價格,團購時大幅度降價,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提高成交率。有些商家在團購活動中,拿出來說事的降價產品限量銷售,為的是吸引消費者到他們店里購買其他產品;有的商家拿出庫存積壓的滯銷產品或樣品,大幅度降價甩賣;有的甚至專門生產針對團購活動的,低價低質量產品對付消費者。以某團購會推出的某品牌瓷磚為例,其現場標價299元,團購僅為60元,以近2折的優惠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購買。但隨后,記者了解到,在該品牌其他的專賣店內,同款瓷磚平時的正常售價也是69元。
海城市家居宗駿家世界負責人表示,那些沒有第三方參與監督的團購會,一定要謹慎參加;消費者參加建材家居團購活動前最好先對準備購買的產品做全面了解,同時在團購的優惠面前,還需要擦亮眼睛,辨別產品真偽,留心團購的產品是否同樣享有質保和售后服務。此外,選擇正規商家并簽完備的購買合同,仔細查看合同規則和細節,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購買,最好再找個懂行的朋友陪你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