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如何推動煤電鋁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河南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近日,記者在鞏義采訪中發現,該市堅持“兩化一高”方向以鋁工業為重點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全省有一定啟示。為此,記者對鄭州市委常委、鞏義市委書記舒慶進行了專訪。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鞏義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一種歷史擔當。
依靠典型引路,點亮轉型升級的燎原星火
舒慶認為,煤電鋁鐵硅是鞏義也是全省最基礎的產業。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把傳統產業作為轉型升級最現實的資源,必須堅持郭庚茂書記到鞏義調研時提出的“高端化、終端化、高效益”產業轉型方向,努力走出一條路子,在全省做典型示范。
舒慶介紹,鞏義是一個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有兩大基礎,一是回郭鎮解放前后的工業,二是孝義兵工廠。鞏義現在的八大支柱產業、三大主導產業都是在這兩大基礎上形成的。這些產業經濟總量大、能耗高,每次經濟下滑,都會受到很大沖擊。按照“搶抓機遇、轉型升級,承接轉移、跨越發展”的路徑,我們依托產業集聚區,積極探索“兩化一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舒慶說,鞏義的產業轉型升級基本上是依靠典型引路來推動的。第一個典型是中州鋁業,它從過去的普通鋁板轉向陽極氧化板生產,就地消化鋁板,省去了長途運輸、經銷商兩個環節。第二個典型是恒潤,利用科技手段把鋁和無紡布材料結合起來,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再一個是萬達,去年開始生產寬板、中厚板,今年又拿到了挪威船級社認證,與大連造船廠簽下40艘游艇船板200噸大單,噸利潤在萬元以上。豫聯、明泰、順源等大型鋁加工企業競相轉型,并帶動耐材行業向高端化、服務業和新材料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出臺了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等扶持政策,積極引導和推動龍頭企業向高端化發展、中小企業向終端化發展、產業向高端化終端化融合發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統籌產業基礎和城市要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大力推進產業轉型、產城互動、路網建設“三大任務”
舒慶認為,產業發展不是孤立的,必須把產業轉型升級和城鎮化建設統籌考量,把探索走好“兩化一高”產業轉型升級和山區丘陵地區全域城鎮化兩條路子融合推動,最終實現產業和城市的良性互動。
舒慶說,鞏義城鎮化發展滯后,難以支撐工業大轉型。全市7家上市公司,有5家在鄉鎮。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協同推進產業轉型、產城互動、路網建設“三大任務”,把全域城鎮化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在加快中心城區建設的同時,積極謀劃東西兩個組團,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西部堅持以產興城,東部5鎮打破行政區劃分割抱團發展,打造都市休閑旅游業和工業發展提升區。同時,搶抓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機遇,大力推進建設“五橫五縱”和城區34條道路構架的路網體系建設,構建區域大交通,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借航空港和鄭州中心城市之力促進鞏義轉型升級,著力打造鄭州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著力強化科技和體制創新“兩大支撐”
舒慶說,我們把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作為加速產業轉型的“兩大支撐”。一是擴大開放,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和深化同清華大學、東北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鋁業公司等單位的合作,依靠科技創新來完成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深化改革,實行產業集聚區與行政區域管理套合,通過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加強產城互動,提升服務效能,加快干部考核、督察、管理體制等改革創新,為產業轉型提供堅強保障。通過強化“兩大支撐”,在承接轉移中擴大增量,在改造提升中優化存量,提升產業總體發展水平。
鋁工業是鞏義傳統的優勢產業。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鞏義傳統鋁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
鋁業突圍的出路在哪里?盛夏時節,記者再度走訪鞏義,看到鞏義鋁工業堅持走“高端化、終端化、高效益”道路,提升競爭力,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方面下大力氣,正在經歷由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大轉變,鋁產業鏈不斷延伸,贏得了新的發展空間。鞏義的實踐昭示著鋁工業戰略重點轉移的新方向,為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示范。
鞏義經濟主要以傳統產業為主,其中鋁及鋁加工是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在經濟發展的瓶頸期,面臨工業下行、能源價格上漲的重重壓力,區域經濟如何穩得住,實現轉型升級?
鞏義市委書記舒慶調研時一語道破:“傳統產業并不是包袱,而是調優結構、轉型發展最現實的資源優勢,只有落后的產品,沒有沒落的產業。”
提前調整,主動調整,突出產業集群發展,鞏義把鋁及鋁加工業發展成為依靠但不依賴資源的重要支柱產業。經過一年多來的努力,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上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顯著增強,傳統產業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的良好勢頭。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鞏義電解鋁產量23.2萬噸,同比下降8.1%,鋁精深加工產量132.6萬噸,同比增長24%。以鋁工業為重點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力支撐了鞏義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
向“縱深”挺進已成鞏義鋁產業發展新趨勢
加里曼丹島,一座瀕臨印度洋的美麗海島。全國500強企業——豫聯集團決策層將目光投向了這座富含鋁礦石的島嶼。數輪談判后,豫聯集團與礦場主簽署協議,共同開發鋁土礦,在島上建立氧化鋁廠和發電廠。
國際化的視野,積極的“走出去”戰略,為豫聯這一龍頭型企業尋找到了發展的“藍海”。通過產業轉移,培育新的競爭優勢。鋁產業鏈的上游產品,放在了海外,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的中下游產品,則完全放在了豫聯產業集聚區內完成。
走進豫聯集團“1+4”熱連軋車間,大型鋁合金熱軋卷整齊碼放,上半年已生成高端鋁材1.4萬噸。這一項目被視為是河南鋁工業轉型升級的標志性項目,豫聯高精鋁深加工分公司常務副總張星翔自豪地說,這里的設備全部采用國際一流加工設備,產品設計為20萬噸易拉罐體料及涂層罐蓋料、10萬噸印刷版基等,配套冷軋項目將于2014年投產。
在高價值環節、關鍵生產設備及研發方面的持續重金投入,使豫聯成為綜合性高附加值鋁精深加工制造商。據悉,到“十二五”末企業可完全消化自身原鋁產能。
近看鋁深加工,遠看戰略布局。豫聯集團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市場,消化國內需求,參與國際分工。該集團還大力引進世界頂尖設備,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成立先進鋁合金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特聘世界頂尖運營團隊。多項措施合一,產業鏈由“煤—電—鋁”,向“煤—電—鋁—鋁精深加工”延伸,從低端、低效走向高端化。
如今,除豫聯外,鞏義其他鋁企也紛紛進入精深加工領域。
順祥鋁業進軍擠壓材領域,投資15億元新上高端新型民用、工業用鋁型材項目,目前車間樁基工程已完成。
鑫泰鋁業投資20億元的汽車用鋁合金散熱器及散熱器工業園項目,除自身每年200萬套設計產能外,還將引進沿海相關企業入駐,著力打造全國最大鋁合金汽車散熱器生產基地。
盛隆公司向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地鐵、高鐵列車提供全套鋁合金制件。
中州鋁業以“零租金”標準廠房引入浙江下游生產商,對普通鋁板再加工,第一條生產線已投產,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安裝。
顯然,在深加工方面,鞏義鋁業大亨們正爭先恐后,向前加速跑。上半年,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鋁精深加工項目8個,簽約額53.5億元,在建項目達51個,投資額224.4億元。
業內曾經有種說法,“買便宜鋁,到鞏義!”隨著鋁精深加工項目快速集聚,鞏義鋁業的低端形象正悄然發生改變。
6月30日,萬達鋁業的鋁板產品正式通過挪威船級社的認證,這是國內首家經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民營企業。該認證為國際船用板最權威、最嚴格的認證,標志著鞏義鋁工業向國際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將為公司船艦用板出口國外大型船廠奠定強有力的基礎,噸產品加工費超萬元,與普通板加工費1600元相比,利潤可觀。”公司負責人說。
當上游產業跌入寒冬時,設備投資大、技術含量高的鋁加工業終于顯現出持續盈利的潛力,板帶箔等精深加工逆勢崛起。統計數據顯示,在鋁業普遍下滑的情況下,萬達鋁業逆勢增長,增速首屈一指。1至6月份銷售收入超過16億元,同比增長18%。
汽車輕量化也是國際視野下的鋁業發展主題。記者注意到,萬達、豫聯、明泰等龍頭鋁企業均已介入,與相關科研院所、汽車廠商合作,進行汽車用鋁的研發。
省社科院副研究員趙西三分析,向精深加工轉型,是鞏義鋁業轉型升級、重拾優勢的必需,也是鞏義近來深加工項目不斷的直接誘因。鋁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競爭力,構成了鞏義鋁深加工加速的另一個因素。
一只鋁箔餐盒折射出的產業集群新優勢
一卷卷的鋁箔帶從順源鋁業的生產線上軋制好,旋即裝車運往1公里外的泰邦鋁業公司,在此經過沖壓、消毒滅菌后,一只只閃亮的一次性鋁箔餐盒被裝入貨柜,漂洋過海。不久后,這些盛著精美食品的餐盒,出現在俄羅斯、丹麥、西班牙、中東等國家的航班上。
“我們的鋁按噸賣,泰邦的鋁產品論只賣。”供貨商們不無羨慕地評價。
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副主任李連軍一語道破,這就是普通鋁板帶箔產品與鋁精深加工產品的區別。
在泰邦鋁業公司,3條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生產,年產鋁箔餐盒2億只以上,每年就地消化掉約2萬噸鋁。“如果明年二期工程投產,鋁的消耗量還將翻一番。”公司總經理鄧鵬偉說。
如今在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像泰邦鋁業這樣從事鋁精深加工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
原因何在?企業主們的觀念在變。過去,中小企業緊盯大企業動向,習慣于市場跟隨。精明的企業家意識到,陷入困境的鋁企應當加速向下游的鋁深加工行業延伸,想方設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發展尖端的、科技含量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鋁深加工項目。
“產品現在做得越來越精深,不僅銷路好而且企業利潤高。”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宇達鋁業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該公司研發的用于雙層玻璃的中空鋁管,每噸附加值超萬元。
據統計,在電解鋁、氧化鋁等領域虧損的同時,鞏義鋁加工領域總體盈余。“這一方面說明鋁深加工確實是行業發展的方向,潛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證明了近年來鞏義力推鋁行業轉型升級,鼓勵鋁企上馬鋁精深加工項目,走‘高端化、終端化和高效益’之路的正確性。”省政府研究室經濟發展研究處陳立喜如是評價。統計顯示,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的鋁及鋁精深加工產值占比達80%,形成鋁主導產業集群。
目前,鞏義企業已建有7個院士工作站和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這類企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居全省第一。科技進步對該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53.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7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增速器。鞏義與中科院、清華科技園等產學研平臺進行對接洽談,推介項目90余個。與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協議,搭建高起點合作平臺。
提升開放水平促轉型
要形成產業集群,從內部來說,要有龍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從外部來說,要有扶持引導、配套政策、基礎設施等環境,鞏義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營造這種環境。
在招商引資方面,鞏義重點吸納鋁精深加工、鋁業研發等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確保產業鏈條完整性,提升區域鋁工業競爭力。去年上馬的12個超億元大項目,涉及幕墻板、電纜箔、空調箔、雙零箔等,都是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高附加值下游產品。
自實行經濟轉型以來,鞏義大地發生了巨大變化,兩個速度令赴鞏調研的專家們尤其關注:一是經濟轉型的速度,另一個是傳統產業高端化和終端化的速度。這兩條速度曲線的走勢和交匯,正是“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的示范樣本。
鞏義市委書記舒慶認為,持續謀劃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瞄準高端化和終端化的路子,充分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發展高效益,鞏義的轉型發展一定會柳暗花明。
根據規劃,鞏義將致力打造具有國際水平千億級鋁及鋁加工產業基地。時不我待。聚焦了眾多期待的鞏義,帶著使命和夢想,再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