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長期低價徘徊 鋼鐵行業重組不可避免 業內人士分析,從表面看,鋼價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市場需求萎縮,深層次原因卻是市場信心不足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目前,國內鋼材綜合價格已經回落到1994年的水平。鋼價的暴跌與當前的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然而,鋼價暴跌,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鋼價的未來趨勢會怎樣?整個鋼鐵行業會因此發生何種變化?就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眾多行業分析師,欲找到鋼鐵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市場需求和信心雙重萎縮 國泰君安鋼鐵分析師孫勇認為,鋼價的暴跌主要是由于房地產造成的,他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房地產涉及的行業比較多,比如機器、五金等都需要鋼材,由于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對鋼材的需求下降,而通過其他>其他>其他行業來彌補需求的可能性不大,市場需求的萎縮造成了鋼鐵價格的下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說,從表面看,造成鋼價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市場需求萎縮,深層次原因卻是整個市場信心的不足。 而鋼材需求仿佛在一瞬間突然消失。"因為對市場前期不是很看好,已經將手中所有的庫存銷出去了,只是維持現狀。"山東省日照市一位鋼鐵貿易商告訴本報記者。 鋼價已跌至成本之下 隨著市場信心的不斷萎縮,鋼企的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71家大中型鋼廠虧損58.35億元。其中,有42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達到59.15%。 戚向東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鋼鐵需求下降是不爭事實,但價格的暴跌已背離了供需關系。 "在過往的20至30年間,宏觀經濟高速增長帶來了良好機遇,鋼鐵產能從1978年的兩三千萬噸到6月份產量為5.7億噸。到了10月份,產量跌至4.3億噸。目前,國內鋼鐵綜合價格指數又回到了1994年制定的基數,絕對鋼材價格跌到了2006年上半年水平,跌幅有50%。"國信證券首席鋼鐵分析師鄭東對本報記者說。 "價格下跌之后,鋼廠的出廠價與市場價倒掛,所以不得不降價,但是降價到一定程度企業就虧損了,虧損就會減產,這是一系列的行為。"孫勇說,上半年的時候鐵礦石漲價,焦炭漲價,下半年鋼價下跌之后,鋼鐵企業對上半年的成本就消化不動了,所以必然會虧損。 鄭東說,鋼材價格未來走勢從現實情況來看,已經跌至成本以下,從理論上分析,下跌已經有限。 并購重組是趨勢 隨著國家投入4萬億元刺激內需的各項措施陸續付諸實施,核電、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將需要大量鋼材,這對鋼鐵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可能相對而言,會彌補一下需求的不足,但不能完全彌補需求下降的絕對值。我認為彌補的部分不是特別大,在短期內給了一個提振的作用,所以從鋼價來講,想要回升上去是不太可能了,基本上是低價徘徊。如果說要提升,那必須要看房地產的情況。"孫勇表示。 鑒于這種形勢,孫勇認為,鋼鐵行業的出路將在于整合、兼并重組,因為這樣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集中度,更便于應對價格的波動,"現在鋼鐵企業的數量太大,相當于對市場產生了波動,價格的波動是由于競爭而來的,這個行業就應該趨向于一個相對壟斷的行業,所以就一定要兼并重組,提高集中度。" 與孫勇觀點類似,不少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鋼鐵行業洗牌時代已經來臨。不過,孫勇也強調,這種洗牌不是市場化的,因為國有色彩過于濃重,前十大鋼鐵公司基本上都是國有的,而國有占主導地位的話,它就不是一個市場化的重組,"所以這種洗牌還是一個冒號型的洗牌,可能洗的是一些比較小的鋼鐵公司,讓這些公司集中。"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