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鋁庫存量的進一步攀升,減產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12月29日,國際鋁業協會(International Aluminum Institute)公布了2008年11月生產商鋁庫存的情況。11月當月生產商庫存達到160.4萬噸,較10月下降1.4%,但較去年同期上升了9.5%。若再加上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庫存,全球總庫存量達到340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43%。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一個分析報告中指出,這一庫存水平接近五年來的高點。2008年11月的庫存已經夠維持企業經營8.6周,這已接近2003年8月創下的鋁庫存可維持九周的最高記錄。而這一水平較去年同期增長49.5%。 2008年以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從高點自由落體式的下落,目前LME期鋁的價格已經從7月3300美元/噸的最高點下跌了超過一半,鋁價更是回落至16年前的水平。LME期鋁的庫存從2007年底的92萬噸增至目前的超過200萬噸,被視為鋁產能嚴重過剩。 英國商品研究所(下稱CRU)鋁業分析師萬玲告訴《財經》記者,目前國內企業的庫存在100萬噸以上。這一數量約占全球鋁庫存量的三成。但她認為,庫存情況在不同企業又有所不同,有些企業庫存較多,而有些企業幾乎沒有庫存。 對此,世界主要的鋁生產商紛紛減產應對。根據CRU此前的預計,全球有將近300多萬噸的產能被迫關停,其中中國停產的產能已經達到200-240萬噸。 在美國銀行的上述報告中,分析師Kuni Chen認為,鑒于目前鋁價低迷,全球65%的冶煉廠都在低于現金成本的情況下運營,但至今全球產能只削減了8%-9%。他認為隨著全球需求的進一步減弱,世界鋁工業在2009年仍將過剩,因此需要繼續減產。 萬玲稱,從根本上看,需求的狀況沒有很大的改觀,且有更加惡化的趨勢。"近期來看,雖然國儲收儲29萬噸的消息有所提振,近期對鋁價有很強的支撐",但她認為,若鋁價進一步下跌,國內鋁企業仍面臨繼續減產的壓力。 近日,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宣布將向產鋁企業收儲29萬噸鋁錠,其收購價為12350元/噸,這一收購價格比目前的現貨價高出約10%,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舉動主要是對當前企業的困境給予扶持。 安信證券的分析師衡昆則認為,國儲局增加相關商品的儲備雖然可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價格,但考慮到目前庫存水平較高,而全球經濟的復蘇至少要在2009年下半年之后,預計短期價格仍將表現低迷。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