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業專業機構易貿資訊發布對國內23家主要銅冶煉廠的調研數據,有87%的企業對后市需求不看好,認為銅價將破位下行,有可能跌至20000元/噸附近,弱勢將持續到明年。有9%的企業認為銅價已經跌至合理價位,后市以震蕩盤整為主,不會出現大幅波動。其余4%的企業覺得銅價可能出現抄底反彈行情,有望上漲至35000元/噸附近。 數據顯示,12月銅冶煉行業整體開工率67.6%,環比減少3.1%,屬于2007年除春節月份以來最低開工率。其中,按企業規模分類來看,30萬噸/年以上企業開工率降低,主要是由于目前江銅檢修產量大幅減少所致。而中小型冶煉企業開工率則出現上升,上升幅度在10%左右。按原料分類來看,11月-12月銅價跌幅放緩,且現貨升水維持高位,滬倫比值合適銅精礦點價,以銅精礦為原料的企業開工率上調。以廢銅、粗銅為原料的企業,因原料供應偏緊,且價格偏高,開工率依然維持偏低水平。 而對上個月的產量數據,易貿表示,云銅、東營方圓環比產量增加最為明顯,分別增加1.06萬噸和1.4萬噸,環比增幅44%和167%。其他>其他>其他冶煉企業如江銅、大冶、銅陵、金川大型冶煉企業產量環比增加3%-10%。使用廢銅和粗銅為原料的企業產量出現下降。 但根據國家統計據近期公布的11月份銅產量數據顯示,現階段國內精通產量仍在逆市增長。11月精煉銅產量為33.02萬噸,同比減少2.3%,環比增加12.35%,1-11月累計產量340.91萬噸,同比增加9.6%。 分析人士對此表示,企業不看好后市,但卻繼續增產,說明銅價還有進一步下跌空間。該人士表示,在目前經濟下行周期中,諸如鋁、鋅之類的其他金屬價格已普遍跌破成本,相關企業以減產、倒閉為主,而銅冶煉行業逆勢增產卻暗示,無論從礦山采選,還是金屬銅冶煉環節,利潤還沒有被完全擠壓干凈。因此,若市場過剩真的存在,銅價將會繼續下跌。 據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最近稱,日本、歐美需求疲軟抵消了中國需求的增加,全球1-9月精煉銅過剩量增加67%,由去年同期的過剩72000增至120000噸,其中僅9月份的供應過剩量就達到49000噸。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