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每年的木材消費量超過3億立方米,木材產品原料供應缺口折合原木1億多立方米,原木進口量占總需求量的1/3。業內人士認為,受國際國內經濟影響,在短期內,我國原木進口重拾升勢的可能性較小,實現木材自給自足比較困難,面對當前的困境,木材行業應以變應變。 原木進口下滑主要源自從俄羅斯進口減少 俄羅斯原木占我國原木進口量近70%,鋸材占1/4左右,在我國木材進口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業內普遍認為,從1月~5月我國原木進口情況看,進口量首次呈現總體下滑,主要是俄羅斯原木價格漲幅太高導致的進口量大幅下降造成的。此外,國內市場需求減少、我國木制品出口減少也是重要因素。 1月~5月我國進口原木總計減少278萬立方米,從各進口原木來源地區看,俄羅斯減少254萬立方米,約占減少總量的91%;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中南美洲、亞洲雖然有所減少(它們的數量分別約為0.7萬立方米、11.9萬立方米、12.5萬立方米、 0.4萬立方米、11萬立方米),但總和加起來只有36.5萬立方米;歐洲雖然增加了12.86萬立方米,但不左右大局。從原木類別看,我國熱帶原木進口減少了15萬立方米,其他>其他>其他類原木減少7萬立方米,兩者合計22萬立方米,與俄羅斯減少254萬立方米相比,對國家原木進口整體情況影響并不大。 有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原木進口口岸價格升幅很大,主要也是俄羅斯大幅增加原木出口關稅造成的。其他地區原木價格雖然較平穩,但如果扣掉人民幣升值因素,有些地區原木價格甚至是負增長。1月~5月,進口原木價格升幅平均同比增長22.8%,其中俄羅斯原木比增29.40%,新西蘭原木比增0.80%,其他地區原木比增8.90%。北美木材和熱帶木材進口數量未顯著減少,價格也未大幅上漲。 木制品出口減少也是原木進口下滑原因 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木材主要用于國內基本建設。1月~5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為25.6%。表面看,這一數據與往年接近,但考慮到物價升幅8.6%、土地價格上漲、人工價格上漲等因素,固定資產增幅實際只有10%~12%,與往年相比增幅實質上是大幅下降,國內木材市場需求也隨之減少。這是今年原木進口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前5個月我國木制品出口大幅下降是今年原木進口量減少的又一原因。前5個月我國木制品出口金額雖增長1.4%,但排除人民幣升值因素,實際上已是大幅下降。今年我國主要出口木制品中,家具、膠合板、出口大幅下降(家具下降了7.1%,膠合板減少12.3%,木門減少9.3%),旋切用原木和家具用材需求減少,對大洋洲、非洲原木及俄羅斯白松等需求自然也相應降低。分析認為,前5個月我國木制品出口大幅下降與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衰退、貿易壁壘及越南和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國家加入競爭,國內宏觀調控、人民幣升值及原材料、能源、勞動力和土地漲價等有關。 企業調整應實現多國別木材采購 在短期內,我國實現木材自給自足比較困難。面對當前的困境,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會長朱光前認為,木材企業應實現多國別木材采購,增加境外投資力度或走出去,加速培育國產人工速生林。 企業應轉變原料來源。俄羅斯作為我國最大的原木進口國,其原木出口關稅2009年1月起將提高至80%,每立方米不低于50歐元。對此,我國市場將難以承受。因此,木材企業要主動轉變觀念,尋找新的木材供應國,適應新的樹種特性?,F在我們進口木材的地區,除俄羅斯外,主要是亞洲和大洋洲,而這兩個地區的森林資源有限。我國從占世界森林蓄積量60%的非洲、南北美洲進口木材的比例現在卻很小,只有14%。我們應該重視開發和認識非洲和南美木材,企業也要適應新的樹種并向市場推廣。 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到海外森林資源豐富地區如南北美洲、非洲和俄羅斯建立資源基地和投資建廠。目前,國家在這方面有很多優惠政策,例如在海外投資開發森林資源,運回國內的運費國家給予20%的補助等等。另外,走出去的企業產品如果出口到歐美,既可以節省運費,又可以避免對中國產品的貿易壁壘。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