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8日,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攜手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行業組織 邳州市木材流通協會、臨沂市蘭山區木業板材行業協會、嘉善縣膠合板商會、文安縣左各莊人造板行業協會聯合發文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針對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全部面臨岌岌可危的困境,緊急請求國家盡快提高人造板出口退稅率至13%。同時,抄報國資委研究室、商務部財務司和對外貿易司、海關總署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發出《關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從2008年11月1日起,適當調高紡織品、服裝、家具等部分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其中,部分家具出口退稅率分別提高到11%和13%;今年8月1日起國家已對竹膠合板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1月17日又發布了《關于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商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從2008年12月1日起,適當調高部分林產品的退稅率由5%提高到9%。國家今年下半年頻出的旨在刺激中國木業出口的提高出口退稅政策,對木材行業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對企業更多的是一種信心提振,并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緩人造板出口增幅下滑的作用,特別是上調出口退稅率有利于提升我國人造板產品與周邊國家在爭取國外訂單時的競爭優勢。但業界普遍認為對人造板產品的調整幅度不夠,沒有達到業界的預期,難以盡快緩解人造板制造業所處的艱難困境。 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和我國四大人造板行業組織認為,人造板行業同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勞動密集度要強于家具行業,從業人員龐大,企業經營難以為繼,行業形勢十分嚴峻,特別是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70 80%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幾百萬的農民工失業返鄉;作為人造板主要生產原料的楊樹價格的迅速下滑嚴重挫傷了農民種植楊樹的積極性,惠農政策落實受到不利影響;同時,作為地方經濟支柱的人造板產業嚴重萎縮,地方財政收入銳減,區域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因此,為拯救這一岌岌可危的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困境,拯救我國人造板產業,恢復區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現區域經濟在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的活力和生機,促進我國人造板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為此,他們從以下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全面面臨的岌岌可危的困境(略)、人造板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是以速生楊為主要原材料生產人造板踐行國家"三農政策"的加工業基地和我國人造板出口競爭力嚴重下降四個方面,緊急呼吁國家將人造板的出口退稅率盡快提高至13%,并出臺一些相配套的財稅優惠政策。 一、人造板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其勞動密集度超過家具行業。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人造板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種植業、物流運輸業、服務產業等)達210萬人,其從業人員95%為農民工,解決了大批下崗職工再就業,帶動了區域經濟大發展,同時又惠及千家萬戶農民的利益。由于生產規模持續下降,全國以家庭為作坊的3000多家旋皮小企業已關門停產,新轉移出來的上百萬就業農民將會隨之失業,影響農民收入、社會穩定和農村經濟發展。此次人造板產業危機已造成了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145.5萬農民工失業返鄉。其中尤以江蘇邳州為重,本產區一線生產工人30多萬人,相關產業單板旋切廠、運輸業、輔料生產、各種服務業就業人員60多萬人。到目前為止近70萬人下崗失業,造成大量剩余勞力,往年工人須工作到春節前夕才能返鄉,但今年因大量企業停產半停產,工人提前出現了返鄉潮,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工人大量失業,直接導致社會閑散人員增多,盜竊、打架斗毆、尋釁滋事、信訪告狀等現象普遍增多,群眾不安全感增加。 二、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是以速生楊為主要原材料生產人造板的加工業基地,帶動了農民就業、農民增收,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楊樹在農村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做出卓著貢獻,扮演著重要角色,國際社會予以高度評價。 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主持的國際楊樹委員會每4年舉辦一次國際楊樹大會,2008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開了"第23屆國際楊樹大會",會議的主題為"楊樹、柳樹與人類生存",中國已被接納為國際楊樹委員會成員國。中國楊樹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新近披露,中國楊樹人工林總面積為700多萬公頃,居世界第一。獨具中國特色的以楊木為主的膠合板產業已使中國躋身于世界膠合板出口的第一大國,對此,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在的世界楊樹領域內做出的積極貢獻。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