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來的擴能計劃,2008年12月底,魏橋創業集團副總薄其珉對本報記者矢口否認,他說:"我們的產能就是400萬噸,根本沒有擴產計劃。" 然而記者實地采訪發現,魏橋集團在鄒平開發區尚有一處已停工占地面積超過5平方公里在建工程,工地上"粉煤灰三期配套"等字樣清晰可見。 是否魏橋堅守"做了也不說"的低調路線?抑或魏橋對其鋁電產業吞吞吐吐的態度另有原因? 無論如何,魏橋必須面對的現實是,2008年下半年形勢急轉直下,原鋁價格從年初的2.16萬元/噸跳水逼近萬元關口,其擴產計劃是否會因此而改變? "神秘的三期" 山東鄒平縣城東部開發區的魏橋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目前也是排名靠前的氧化鋁生產企業。 自2003年進入鋁制造產業,據魏橋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其已具備400萬噸氧化鋁、55萬噸電解鋁和30萬噸鋁型材生產能力,氧化鋁產量位居全國第三。 記者到訪時,魏橋集團約占1/3多的棉紡生產區即使在上班期間也是冷冷清清。當地人說,有的工人在"輪休"。 據在香港上市的魏橋集團所屬魏橋紡織(02698.HK)公布的2008年半年報顯示,2008年上半年合計向香港、東亞及國外其他>其他>其他地區出口44.12019億元人民幣,月均出口額為7.734億元人民幣。 而據山東省外經貿提供的數據,2008年10月份魏橋紡織當月出口額為3.2285億元,相比上半年已下降一半還多。 魏橋集團副總經理薄其珉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主要是"調整產品結構",有些工人在輪休。他說:"以前任務重,工人們沒法休息。前一段調整產品結構,工人可以輪休了,一個月輪休4天。" 在開發區最東邊便是魏橋集團的鋁電生產基地,東北角偌大一片圍墻內是存放生產氧化鋁后的廢棄物赤泥的場地,大致測算,占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圍墻內大部分地方赤泥已堆積成山,遠高出圍墻高度,從外面的馬路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卸車正在紅色的山上傾倒赤泥。 以魏橋目前的產能,每天赤泥的傾倒量至少應在萬噸以上。記者注意到,雖然西側熱電廠的冷卻塔均冒出滾滾白煙,但傾倒赤泥的自卸車卻稀稀落落,顯示產能并未全部釋放。 赤泥堆放場南邊,同樣是一個占地約5平方公里的園區。據與魏橋集團有關的設備供應商透露,這應該是該集團氧化鋁三期100萬噸的工地。但整個園區目前處于停工狀態,塔吊停在半空中一動不動,園中到處散亂堆放著建筑安裝材料。工人稱,停工已有數月。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停工估計和資金鏈緊張有一定關系。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魏橋兩大主業紡織和鋁產業均開工不足,利潤大幅下降,還要為"輪休"的工人支付工資,資金鏈極可能趨于緊張。但魏橋集團2007年負債率為59.5%,2008年上半年為55.83%,未有斷裂之虞。 不過,魏橋2008年的投資額度已經用完。按照其投資計劃,2007年投資51.46億,2008年投資60億,2009年投資25億,2010年投資30億。 其三是可能與奧運會有關,如果該工程確系氧化鋁三期,則屬違規開工。作為保奧運的政治任務,所有污染嚴重的工程均要停下來,即便像魏橋這樣當地重點保護企業,當地政府亦不便輕易開閘。 據魏橋集團公布的投資計劃,2008年投資方向包括鋁制品深加工、鋁產業配套項目、威海魏橋紡織新上產能和延長紡織產業鏈項目,并無氧化鋁三期項目。為魏橋集團提供信用等級跟蹤認證的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分析師張雙雙告訴記者,魏橋集團從未提及氧化鋁三期項目。 在與記者通話時,薄其珉透露其正忙于集團工程的招標,他否認在上三期氧化鋁。他說:"現在出于各種目的,對于魏橋有各種說法。說我們有一個1000萬噸的氧化鋁計劃是胡扯,是瞎說。我們就是400萬噸。" 據魏橋集團公布的資料,一期氧化鋁工程總投資44.7億元,設計產能160萬噸。其中一系列于2005年8月開工,設計產能80萬噸,2006年6月建成;二系列在2006年12月開工,2007年7月完工。二期總投資57.7億元,設計產能240萬噸,工程于2007年下半年開工,2008年8月完工。 至于記者在停產的工地看到"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三期配套熱電廠"字樣的標識。薄其珉堅持說,該工地就是240萬噸的建設工地。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