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各種手段,戴國芳拿到了常州的5988.4畝土地,和鎮江揚中市的4341.4畝土地,共近9400畝土地。2003年3月,這些土地上的房屋、耕地等開始拆遷平整。 戴計劃在此投資106億元,建設年產800萬噸的鋼鐵項目。沒有資金,他多方籌措,從常州的各個銀行共借貸近40億元。事實上,鐵本所有的凈資產僅為6.76億元,產能也僅是200萬噸,上馬新項目,可謂"小馬拉大車"。 對于后來成為焦點的"不走正常土地報批手續",鐵本公司的一位高層認為,若是經正當的批地程序,從立項到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審查、產品審查等,沒有兩年不能開工,而且兩年之后項目也不一定能得到批準。 而按照戴國芳2002年的預測,國內鋼鐵業還將會持續四五年時間的紅火,如果不采用"超常規"發展模式,企業會喪失發展機遇。 于是,戴國芳按照"三邊"的想法,邊設計,邊施工,邊報批。"講白了,就是打擦邊球,但這次沒有擦過去。" 鐵本的一位高層人士認為:"如果不出意外,再有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就是一片投產后的紅火景象。要想發財,有些時候就要打破常規。"但這位人士也承認,"一打破常規,就可能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違背了。" 鐵本公司的一位高層否認了新建基地技術水平低下的指責。他認為鐵本臨江鋼鐵基地的船用板和螺紋鋼等產品檔次是比較高的。其鋼前部分的技術,從鍛熔到煉鐵到燒結、焦化等都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裝備;高爐也采用的是國家允許的120噸高爐。 值得關注的是,戴國芳雖然一向為人謹慎,但近來卻也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己的目標是要超過寶鋼。 "鐵本遺產"去向 按目前的現狀,已經打樁的土地再進行復墾已十分困難。而江蘇省和常州市的有關部門也在緊張思考鐵本臨江鋼鐵基地的未來出路。 鐵本公司委托原設計單位編制了一份臨江鋼鐵基地項目調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稱,鐵本公司臨江鋼鐵基地至3月底,已累計支付建設資金28.03億元,欠付各類資金12.03億元;東安老廠現有固定資產11億元。 有常州市政府官員對記者說,臨江鋼鐵基地全面停工,除少量設備可變現,絕大部分建設資金將損失;已付的設備預付款、欠付的工程款和部分設備款項將發生經濟糾紛,特別是已開具信用證的進口設備也將引起索賠。 鐵本的整改報告稱,由于江邊項目的資金,都由東安老廠貸款及自籌,一旦全面停建,將引發銀行收縮貸款;欠付的工程款和部分設備款項所引發的經濟糾紛,極有可能導致債權人申請查封東安老廠的帳戶。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可能會導致江邊新廠和東安老廠同時陷入困境,因此一旦工程全面停工,最高將有約51億元的損失。 而如果在建項目停建3個月,按平均每月需付息1700萬元計算,三個月共需支付銀行貸款利息5100萬元;機械設備臺班費用每天23.5萬元,三個月合計2115萬元;建設待工期人工工資每天2.5萬元,三個月合計225萬元。共計約7440萬元損失。 因此,研究報告提出,將江邊在建項目調整縮減至年產200萬噸棒材和200萬噸板坯建設規模。項目調整后,已投入的土建損失1.14億元,設備購置直接損失3.82億元,違約索賠等間接損失8.49億元,共計13.45億元損失。 縮減調整后的工程項目,靜態投資73.12億元(其中含外匯1896萬美元)。項目資本金按總投資的30%計,為21.94億元。報告稱,擬定由以下出資人認繳: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8.68億元(鐵本東安老廠2004年可提折舊1.10億元,可獲稅后留利1.90億元,江邊項目的有效投入5.68億元),占39.56%;剩余的由江蘇新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九洲集團有限公司、常州百老匯集團有限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紅星集團共同籌措。 具體說,剩余建設資金籌措的一個可行方案為:待項目調整方案批準后,由上述7個出資人簽訂協議書及合同、章程,組建新的有限責任公司,申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向銀行申請項目貸款。這其中可選辦法,一是由出資人按股份比例向銀行貸款后投入;二是由新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向銀行貸款,出資人擔保。 至于對項目已挪用的流動資金貸款,可由銀行、新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及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三方簽訂協議轉讓。 第二種方式是由企業自籌、引資及向銀行貸款。其中,鐵本東安老廠2004年可提折舊1.10億元,可獲稅后留利1.90億元,江邊項目已投入部分可轉入調整方案的23.11億元,合計26.11億元;吸引外來投資者項目40%的建設資金29.25億元。項目建設主體(待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后),向銀行貸款17.76億元。 然而,知情人士表示,最可能的一種出路,還是由國內大型鋼鐵企業重組或收購鐵本臨江鋼鐵基地的項目。 有消息稱,有政府部門已經希望由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前來收購、重組鐵本,目前與江蘇省和常州市有關部門接洽的企業已經有華潤、北大方正,還有寶鋼等。 華潤是通過華潤無錫鋼廠,北大方正則通過蘇州鋼鐵集團前來洽談,甚至印度的一家公司,也在通過其中國代表處與有關方面進行接觸,希望能夠參與重組。 "目前政府部門的態度還不是很明確。我們也只是先接觸一下。"一家有意參與接洽重組事宜的國內鋼鐵企業高層對記者說。一種說法是,有關政府部門希望由國內民營鋼鐵企業來擔綱重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