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房價仍然堅挺,一是統計數據截至6月,并不代表最新的樓市動態;二是自今年市場交投趨淡以來,大多數開發商希望自己能像"豬堅強"那樣,挺過這最困難的時期,因而捂盤保價成為不少開發商所采取的市場策略。 在購房者看來,房價下跌的理由很充分。第一,眼下房價太高,已經大大超出普通百姓購買力所能承受的范圍,現在觀望的人越來越多,房價想不跌都難;第二,央行一系列的貨幣從緊政策的威力開始顯現,購買第二套房銀行房貸利率上浮20%,第二套二手房首付升至四成。此舉極大地抑制了市場的購買力;第三,近兩年來,政府極力推動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已初露端倪。隨著若干保障性住房的批量入市,在一定程度上攤薄社會公眾的住房成本似乎是早晚的事;第四,房地產行業盡管現在不太景氣,但行業平均利潤率依然不低,因而仍有下行空間。過去,開發商們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只不過是希望他們少賺點,這并不過分。 在開發商看來,房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并不是很大。首先,現在不漲價的商品不多。水泥在漲、鋼材在漲、人工成本在漲,幾乎所有與建房有關的基礎建材都在漲,憑什么房價就該跌?其次,去年全國有相當一批開發商瘋狂圈地,土地價格暴漲,其中有的開發商拿地成本幾乎接近周邊的現樓價格,高位套牢的開發商,項目綜合成本相當剛性,今年這批項目的陸續入市封閉了房價下跌的空間。天塌下來有大個兒頂著,房價能跌多少現在還不好說;第三,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還比較低,如果城市化率每年提升一個百分點,其住房需求也相當可觀。現在持觀望態度的人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買房;第四,房價下跌勢必帶動地價的下跌,土地價格下跌就會使得地方政府的財源受影響。因此從邏輯上講,地方政府對房價下行并不一定是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有形之手"干預市場的可能性并不是沒有;第五,在人民幣升值、外貿出口大受影響的背景下,拉動內需顯得格外重要,而房地產業對內需的拉動作用自是不言而喻。中央政府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或有松動的可能。 客觀地說,目前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十分濃重。購房者希望樓市能像股市一樣有一個像樣的深幅回調,因而選擇持幣待購的人越來越多。開發商陣營則開始分化,一些現金流較為充分的開發商并不急于降價,因為一旦降價預期形成或會釀成"雪崩"之勢,畢竟城市土地的稀缺性與地段的唯一性是這個市場所具有的壟斷特征。學習"豬堅強"或許是相對較好的策略。而對于那些資金鏈緊繃的開發商來說,正如一則手機短信所言,"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降價、打折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賣不出的價,沒有賣不出的房,這是一條市場鐵律。事實上,當房價降到一定程度,市場的吸納力還是很大的。 據經濟學家謝國忠預測,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調整大約需要兩年時間來消化以往形成的市場泡沫,但像北京、上海這兩個特大城市的房價不會大幅下跌。理由是目前北京有一千五六百萬人口,上海有兩千多萬人口,從長遠發展看這兩個城市的人口將來要突破三千萬,對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使得房價下跌的空間不大。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