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CPI觸頂回落、PPI上漲壓力緩解 全球糧食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石油價格暴漲促使各國發展生物燃料導致食用糧食供給減少所致,因此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因需求減少快速回落,糧食價格也隨之迅速回落。同時,我國糧食已經連續5年實現豐收,糧食價格相對穩定。由于食品在CPI構成中占比較高,糧價回落有助于降低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回落也會使總需求減少,總體來看,未來幾年我國CPI將呈現逐步回落的趨勢。 然而,我國目前還存在對成品油、煤炭、電力價格的管制,大宗商品國際市場價格的回落將有助于推動上述能源和資源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從長期看能源和資源價格具有上漲的剛性并對PPI產生上漲壓力,但短期內,經濟下行令工業生產快速回落,PPI上漲壓力緩解。 (三)企業盈利水平下降 2008年下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有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又導致全球需求迅速萎縮,企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2008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4.89%,較當年前8個月下降了14.5個百分點,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31.81個百分點。 從今后發展趨勢來看,無論是大型國有企業還是中小民營企業普遍感到了經營的壓力。生產成本的提高和需求的減少使企業未來盈利能力降低。一方面,石油、煤炭、電力等能源價格需要放松管制以及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令生產成本存在剛性上升的壓力;另一方面內外需減少以及近幾年很多行業產能擴張過快導致企業競爭激烈并難以通過提價轉移成本,只能擠壓自身利潤。 目前,工業生產增速快速下滑,工業品產銷率迅速下降,工業制造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這將給工業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產生巨大的下降壓力。 二、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走勢 (一)資本市場總體走勢低迷,但會有階段性較大反彈 對2009年而言,中國資本市場走勢主要取決以下因素: 首先,經濟周期下行持續的時間和幅度。 從西方經濟周期史來看,由于各國政府采取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經濟增長期拉長,衰退期縮短,衰退的程度減輕。目前,發達國家已經陷入經濟衰退,市場最樂觀的預期是美國經濟要到今年第3或第4季度才能走出衰退陰影。在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出臺后,我國經濟有望在2010年重新進入上升周期,屆時中國股市才會隨國內外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改善而震蕩上行。 其次,企業盈利狀況改善程度。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PPI逐步回落將有助于企業成本下降,但同時需求萎縮將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和庫存增加,影響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從而制約股指的上漲空間。 第三,大小非解禁具有不確定性,對股指上升空間形成壓制。如果按總市值減去流通市值計算,未來A股市場解禁的限售股規模式超過9萬億,是當前流通市值的1.9倍。因此,今明兩年股市要經受大小非解禁的嚴峻考驗。 總的來看,2009年全球經濟將處于衰退之中,我國經濟增長也將處于低位,宏觀經濟和企業的基本面都不支持中國股市持續走強,但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會因為政策面的改善或對2010年全球經濟走出衰退的預期而出現階段性較大反彈。 (二)周期性因素將主導房地產市場下降 宏觀經濟運行存在周期性波動的規律,房地產業作為各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具有周期性變動的特征。目前,隨著全球經濟和我國經濟增長"拐點"的出現,經濟增長開始處于下降周期,我國房地產市場也開始進入調整。同時,前期支撐中國房價快速上升的因素已經發生的變化,也決定了短期內中國房地產市場難有起色。 從供給方面看,未來兩年商品房供給充足,空置率有所上升。根據中金公司測算,主要城市當前商品房庫存還需要27個月才能消化。 另外,"國十條"加大了各地對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今后兩年,大批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廉租房的上市將直接增大住房供應量。 從需求方面看,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和信貸緊縮使所謂剛性需求有所減弱。 首先,投資需求受到極大抑制。剛性需求包括了自住需求和投資需求兩部分。然而,這兩部分需求在不同市場環境下會發生變化。對于中低收入居民的自住房需求,需要通過保障性住房來解決。目前各大中城市已經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列入政府工作重要任務。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緩解通過市場方式解決住房需要的壓力。對于投資需求部分,銀監會再次重申了2007年9月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中的有關要求,在當前房市低迷以及投資成本提高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性需求已被逼出市場。 其次,信貸緊縮導致購房需求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無論自住還是投資部分的剛性需求只有通過銀行信貸的支持下才能變成現實購買力。因此,房價能否持續上漲對銀行住房按揭貸款是否擴張依賴性很強。然而,在目前房市低迷和信用緊縮的情況下,銀行因擔心斷供的信用風險上升開始主動壓縮住房按揭貸款,居民因擔心房價持續下降導致購房意愿下降也減少了對住房按揭貸款的需求。住房按揭貸款供給和需求的減少將使房價上漲乏力。 再次,人民幣升值放緩導致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 前期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人民幣資產重估效應被認為是支撐中國房價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在中國經濟增長開始趨于下降的背景下,人民幣NDF價格已經出現貶值預期,相對美元資產而言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改變將促使熱錢拋售中國資產變現,進而對房價產生下降壓力。 總之,經濟周期下行將使房地產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對房價產生下降壓力,由于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來看泡沫程度不大,因此,全國平均房價未來調整幅度不會太深。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