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注定是房地產業強洗牌的開始之年。房價的下跌將是房地產業強洗牌的巨大推手,一些開發商存活下來,而另外一些開發商則可能被淘汰。 供應與需求(購買力),是判斷未來房價漲跌的最重要最本質最核心的因素。如果對世界經濟的大環境與中國國內經濟狀況的內環境進行綜合評估,就會發現,2009年的樓市,供應與需求是嚴重脫節的,而房價與購買力又是嚴重脫節的。也就是說,房價已經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需求和購買力決定房價走勢。過去,富人的住房消費、投機性購房,掩飾了中國樓市的一個非常恐怖的危險,那就是建立在民窮基礎上的內需不足,以及中等收入階層的大幅縮水。曾有開發商說,他們是為富人建房。這種說法即使算不上愚蠢,至少也是一種無知。事實上,作為購房主體,中等收入群體應該是決定房價走勢的關鍵。而中國的中產階層遲遲不能形成,始于2007年的這波股市大跌,又讓原本有限的中產階層損失慘重,很多人因此重新退回到低收入階層。 如果沒有中產階級作為依托,中國的房價只能是少數人的游戲。這種游戲在2007年走到了盡頭,當王石提出拐點論,并斷然掉頭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開發商都在嘲笑他,一如當年巴菲特拋掉中石油引發的嘲弄,最終,嘲弄者被置于被動地位。中國房價以蕭條驗證了王石作為商人的英明。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國房地產業的強洗牌,乃是中國經濟大調整的一個縮影。 許多人已經開始承認,如果沒有購買力支撐,中國房價是不可能繼續保持上漲勢頭的。開發商、地方政府官員長達十幾年對房地產的透支,已經達到了極限,現在是為過度透支接受市場報復的時候。當房價過高的時候,高房價與人們的收入嚴重背離,就會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相對于購買力而言。加之供應本身的不斷膨脹, 房價的下跌在所難免。 來自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北京尚未銷售的新建商品房加上現房,還有35.7745萬套房子沒有銷售出去,其中住宅15.1664萬套。對此,多位業內人士作出了這樣的判斷:"2005到2006年,上海是樓市調控重災區;2007年,深圳是樓市調控的重災區;而從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2008年北京將板上釘釘地成為樓市這輪調控中下調最厲害的重災區。" 受次貸危機影響,許多企業倒閉,人們的整體收入水平下降,而全國許多地方的房價并未出現像樣調整,這樣,導致房價偏離民眾的實際購買力越來越遠,商品房空置面積日益嚴重。2008年11月25日,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在"2008年第三季度房地產市場形勢REICO報告會"上指出:"按目前這種銷售量下滑速度,2008年全國商品房空置率有可能將升至1.5億-2億平方米左右。"而此前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0月末,全國商品房空置面 積1.3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1%。中金公司在最近發布的2009年宏觀經濟展望研究報告中也認為,在目前的成交量下,北京、上海、深圳、廈門、南京、杭州、重慶、哈爾濱等全國15個城市現有的商品房庫存,需要約27個月才能消化。 高房價對中國購買能力的透支,已經到了無法修補的地步,房價下跌是必然也是唯一的趨勢,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止或改變這種趨勢,試圖阻止的結果只會使下跌的能量以更具毀滅性和殺傷力的方式釋放出來。 房地產業的強洗牌并非壞事。只有經過殘酷的洗牌,競爭才能重新回到這個以暴利著稱的行業中來,注重品質、注重服務質量的現象也才能回歸到這個傲慢的行業中來。中國房地產業需要一次劇烈而徹底的洗牌,2009年,就是一個開始。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