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事的每個月份公司都會有計劃性的終端活動方案,說是方案其實是針對全國客戶的一個模板,甚至沒有經過實驗和樣板建立。
這樣下設每個客戶根據自己的區域情況進行創新,然后策劃執行。在前幾年的時候,弄個策劃案加上稍微一搞宣傳,都能在使終端活動對促進銷售、新品上市和清理庫存起到明顯的作用,但是近一段時間據筆者的感受,感覺似乎終端促銷活動的推廣越來越吃力了,并且實效性不佳,很多時候促銷活動僅僅起到一個清庫存的一個作用,一場活動下來很多時候是活動成本和收益持平,筆者費解,客戶也費解,終端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
在今年似乎終端活動你能接觸的是那么頻繁和種類繁雜,終端活動似乎每天你都能見到,像家電賣場甚至每個周末都會搞促銷,這周兩個這樣的牌子,下周那兩個牌子,輪番上陣。在筆者的客戶中,也有一些是家電賣場客戶,有時候很搞不懂你怎么整天搞活動整天搞促銷,客戶也講的很客觀,廠家統一弄的,你不搞也得搞,再說廠家任務中,你總得消化消化肚子吧,不能總保持“大肚子”吧,再說今年市場不好做較往年疲軟不少,不能“坐以待幣”了,只能靠“促銷”這個這個救命稻草。
為此加強終端的競爭和市場出貨,很多企業在行業中對競爭對手進行火拼,就像今年上半年的格力和美的什么“萬人空巷搶XX”等等,在筆者所從事的行業似乎沒有企業有這么強的整合能力進行全國聯動,但是各種各樣的終端活動卻進行的如火如荼,即使不賺錢很多客戶也是在終端活動的一塌糊涂。筆者簡單分析一下活動失敗和實效性不佳,致使終端活動成為一種形式和交差的原因:
1.活動由頭不夠新穎
想想吧,除了每年亙古不變的這個節那個節,還有企業、店的什么節日,然后就是什么抽獎、降價什么的,亂七八糟。像什么節日吧,一般這個時候幾乎每個商家都搞活動,除非你的由頭和促銷內容特別惹火,要么你只能是平淡無奇了,銷售就不用講了。
2.促銷內容缺乏吸引力
促銷內容這個我們不得不佩服各商家、廠家策劃人的智商,什么都能搞出來,買贈、獎券、現金券、打折、團購、跳樓大甩賣、信用消費等等,但是你自己去盯幾次活動或者搞幾次試試就明白了,效果不是你想想的那么理想。最近,筆者又有某某家電搞出這么個促銷“買XX,抽寶馬車”,看著聽著光線,明白人都知道那事哄人的把戲,只能忽悠少數的抵抗力差的消費者。
3.傳播不能及時到位,不能精準傳播
筆者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是傳播問題,不是沒有好的媒體,成本很多時候商家承受不了,搞全國聯動又不現實。由于各種原因,截止到目前很多的商家搞活動還是單頁、海報、條幅、大篷車等老一套,這些能有效傳播嗎,你自己去發單頁試試,很多消費者看都不看隨手就給你丟進垃圾箱,用行動抽一個巴掌給你。沒有選擇好的媒體,做事情畏首畏尾,活動能炒熱嗎,執行上打折扣,銷售能不打折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