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窗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從直欞窗到格子窗、支摘窗,木窗的功能和造型都有了很大發展。但是伴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鋼窗、鋁窗、塑窗、斷橋鋁窗、彩鋼窗等也曾陸續主導了門窗市場,贏得了各自的黃金時期。細數每一次變革,舊產品的淘汰,新產品的上馬,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質的影響。
“第一次變革:木窗被鋼窗所取代”
我國現代建筑門窗是在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空腹鋼窗于1911年傳入中國。七十年代后期,國家大力實施“以鋼代木”的資源配置政策,大大推進了空腹鋼窗的發展。應該說,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為空腹鋼窗的發展贏得了商機,木窗迅速被鋼窗所取代。
“第二次變革:鋁窗進鋼窗退”
八十年代是傳統空腹鋼窗的全盛時期,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0%。但鋼窗的致命缺陷是鋼對熱的傳導快,保溫性能差,且容易生銹,不美觀,技術和工藝的改造余地不大。因此,鋁窗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但初期僅在外國駐華使館及少數涉外工程中使用。與空腹鋼窗相比,鋁窗可塑性極強,可以多形式加工,并且不易生銹,因此鋁門窗得到大力推廣,市場空間逐步擴大。鋁門窗的產品系列和品種開始豐富起來,形成了較為發達的鋁門窗產品體系,確立了其支柱產品地位。
“第三次變革:塑鋼門窗迎來繁榮期”
鋁合金可塑性強,加工難度降低,但其熱傳導系數極高,密封和保溫效果不理想。同時鋁合金又屬于高能耗材料。為了解決門窗保溫問題,我國于1983年開始從德國引進塑鋼門窗的生產技術。塑鋼門窗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首先由德國研制開發的,一種叫做UPVC的可用于建筑的硬質、低發泡建筑塑料。當時的技術不是很先進,均采用單腔或二腔結構。1991年,國內涌現出了一批設備、模具、型材、組裝設備等生產廠商;1996年國家大力提倡生產塑鋼門窗,于是迎來了塑鋼門窗行業的繁榮。
“第四次變革:斷橋鋁合金窗戰勝塑鋼窗”
塑鋼窗的優點是管理運營成本低,價格有優勢,并且耐腐蝕。被引入中國市場后,其核心的添加劑和配方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價格較高,隨著國內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劇,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開始減少甚至取消了各種重要添加劑,減小型材壁厚,開發推拉窗等五金成本低的新產品。這種降低標準、降低配置的現象,最后竟演化成為全行業不可逆轉的惡果——塑鋼窗的缺點便集中暴露出來,并成為全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黃變,日久會變脆,并引發了多起安全事故。
“第五次變革:木窗將再次贏得黃金周期”
門窗的更新換代不僅是市場所需,更反映了整個門窗行業的提升。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標準的逐步提高,門窗越來越多地在超出自身使用價值范圍而體現出的價值延伸,從一個側面體現著建筑的品質、品位和功能。然而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深入,木窗又將在悄然之間改變著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