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能會再次遭遇“大衰退”。這種情況不但有可能發生,而且還是一種符合現實的結局。
在經濟衰退期間想要保護財富免受損失的投資者們,通常會將資產組合停靠在國債上。不過,在下一輪衰退爆發期間,(可能在12個月后發生),這種機會可能沒了。
美國可能會再次遭遇“大衰退”。這種情況不但有可能發生,而且還是一種符合現實的結局。想要弄清楚“大衰退”為何會卷土重來,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2008年開始的“大衰退”。全球范圍內,很多事情看起來都很糟糕,歐洲很多國家的信用評級遭降,致使投資者很難找到安全的低風險投資。而且,他們發現自己身處在一種風險更高的投資環境中。
在美國的新一輪經濟衰退中,這種情況可能會重復出現。美國政府債務的信用評級可能會被下調。如果在新一輪衰退中美國的預算赤字再一次超過1萬億美元,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鑒于眼下歐洲經濟形勢雖然好轉但并不強勁,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如果美國再次跌入衰退漩渦,美國投資者會發現自己可能面臨更大的投資難題。
目前存在一種普遍共識,那就是歐洲危機實際上并非是一場金融危機,因為這場危機并非源自金融行業,而是從一次定期的衰退開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新一輪美國衰退可能會逐漸演變成一場大型危機,就像歐洲在“大衰退”期間所經歷的那樣。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在經過7年的復蘇后,美國經濟的周期性調整可能在近期出現。新一輪周期性衰退再次發生時,美國貨幣政策可能會再度轉向寬松。此外,如果美國出現經濟周期性衰退,那么美國股市也將大幅下跌。總的來說,實際情況可能會比上一次衰退更為糟糕。
另據報道,在上月美聯儲推遲加息后,經濟學家越發擔心美國經濟前景,兩年來預計美國經濟衰退的幾率從未像現在這么高。本月2-7日彭博社進行的經濟學家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幾率為15%,創2013年10月以來新高。此前該調查的預測中值已經連續13個月保持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