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7年8月26日,格局商學邀請到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曹德旺先生做客“思想的格局”。一直以來,曹德旺先生極少參加對外演講活動,但卻愿意在格局商學通過“全景沉浸式直播互動教學系統”與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學員暢聊福耀集團發展史,分享他的成功經驗,幫助企業家學員了解何為真正的企業家精神,真實的體現了他心系祖國發展的家國情懷。
曹德旺年屆71歲,創業40多年,于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團,經過三十年辛苦打拼,福耀集團成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他是與戴爾計算機創始人,星巴克董事長齊名的人物,并在2009年登頂具有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是此獎項的首位華人獲得者。從2000年到現在,福耀集團累計創造外匯超過41億美元……
一片玻璃中透露的家國情懷
1991年福耀集團第一次發股票,在招股書上向大家承諾只做汽車玻璃。后來,即使他可以用上市公司去做其他產業,甚至是做私募基金去賺很多錢,但他說,“我不需要,因為我不是為錢而來。”他對福耀集團的員工說,“我們為中國人做一片玻璃,這一片玻璃讓達官顯貴用得滿意的同時,讓平民百姓也用得滿意。這片玻璃能夠代表著國家形象在國際上跟人家交流。”如今的福耀集團已經實現了這個心愿。
2016年底,曹德旺接受媒體采訪的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視頻中曹德旺說計劃花10億美金去美國建廠,并提出國內稅收負擔太高,引發了一場關于中美制造成本的大討論。甚至有人猜測他要“跑路”,一時間把他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如今再次談及中美的制造業,曹德旺解釋,單純從制造環節各方面來說,盡管美國成本各方面的要素成本比中國低,但影響不到中國,因為美國的工資太高,然而加入交易成本后就不同了,比如物流成本,從中國把玻璃運到美國要加15%到20%的費用,其他費用也比中國便宜。但是不管劃算不劃算,福耀集團都必須在海外建廠,因為福耀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廠,必須在全球建工廠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中國制造業正面臨著巨大的痛苦,流動性過剩、產能過剩、產品過剩,房地產、酒店、鋼材、水泥、玻璃等產業都是如此。企業在面臨著痛苦抉擇的時候,國家也在轉型,稅收等各方面費用加重。但是,曹德旺希望大家不要用這個心態去做企業,要有家國情懷。他說,“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就靠我們(企業家)這些人。如果(產能過剩、產品過剩等)這些過剩(交給)企業來做,也就是(交給)我們做。所以,企業家應該要有擔當,要跟國家共同承擔這個責任,不要埋怨。”
“我一直在強調,企業家必須做到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所做的事情應該能夠滿足這些要求,這就是家國情懷。”曹德旺對格局商學的企業家學員說,“不要去研究誰做錯什么事,這不是企業家的事情。因為政府管理著整個國家各個行業,我們只是它的一部分。真正的企業家家國情懷是應該顧全大局,有大局觀念、家國觀念。”
國家必須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
福耀集團是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但曹德旺卻成為了小微企業的代言人,因為他也是出身于小微企業。曹德旺認為國家必須引起對小微企業的重視,發展小微企業,因為它是國民經濟的神經末梢,它為大企業服務的同時,幫助大企業消化產品。因此,要注意培養小企業,小微企業也能像福耀集團一樣培養成跨國集團,為國家增加健康企業。
中國的小微企業發展難。據統計,如果把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算起來,稅率的負擔高達40%,除去互聯網、金融這樣的特殊行業,大部分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10%,過高的成本和負擔讓小微企業難以存活。但曹德旺建議小微企業不要跟別人比賺多少,滴水成河,小微企業也能慢慢做起來。曹德旺不為賺錢,僅依靠著制造一片讓中國人用得放心、開心的玻璃的職責和使命感成就了如今的福耀集團。在他看來,雖然國家現在稅負有一些收得過高,但是在社會轉型時期,企業發展不能只靠國家政策,更何況如今國家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比當年他創業時好太多了。
創造條件塑造福耀集團的后曹德旺時代
曹德旺曾經說過,福耀一定要做到百年。福耀集團正在力推福耀的百年,他在創造條件塑造福耀的后曹德旺時代。曹德旺說,要福耀百年,首先要有一個非常高的境界、愿景,能夠樹立一種高度負責、報國為民的心愿。
然而,后曹德旺時代究竟應該怎么做?曹德旺說,福耀集團一直在塑造勤勞、樸實、學習、創新的企業主旨文化。曹德旺在福耀集團承接了國家工業4.0試點單位的頭銜后就告訴員工,這需要大家真正做到不辭勞苦、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堅決完成任務。為了完成試點任務,福耀集團還緊鑼密鼓進行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兩化合一,能不能夠推動、實現這個任務,得看智能管理大數據的實現,而大數據的實現首先是標準化的實現。曹德旺說他從1999年就已經開始推動這個標準化,他對福耀百年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