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昨日市場震蕩回落,房地產、建筑材料等板塊異軍突起,逆勢大放異彩,其背后原因均指向水泥、玻璃等產品的旺季行情。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和中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宣布停牌,也給予投資者極大的“合并”想象空間。目前業內人士普遍對建材產品四季度整體價格表現持樂觀態度,認為上半年高景氣將延續。
產品持續提價
8月底9月初,受環保督查影響,部分地區下游需求仍未恢復正常,但因企業生產同時受限,市場供需關系基本保持穩定,在企業開展自律下,水泥價格繼續保持上揚態勢。上周,北京和河北唐山地區水泥價格推漲30-50元/噸;華東地區繼續上調,蘇錫常高標號水泥上調30元至280元/噸;安徽沿江蕪湖和銅陵上調20元/噸,高標號散到位價330-340元/噸。本周,水泥價格繼續上漲,漲價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蘇、上海、云南和貴州,幅度在10-30元/噸,無下跌區域。
興業證券認為,水泥板塊在需求不弱的同時供給方面協同控制效果較好,景氣行情延續,盈利水平繼續增長。
玻璃方面,8月末全國白玻璃均價為1550元/噸,環比上月漲54元/噸。從8月市場表現看,現貨價格上漲動因依舊來自生產企業的主動商行,下游加工企業訂單環比增量有限。
進入9月,旺季提價可期。國信證券認為,目前水泥、玻璃等傳統建材行業庫存情況尚可,在環保嚴控和行業自律調解下,下半年旺季水泥有望進一步提價,玻璃價格保持高位可期,同時玻璃供給收縮存有超預期可能。另外,作為水泥、玻璃企業盈利先導指標的水泥-煤炭價格差和玻璃-純堿重油價格差保持相對高位,預示企業盈利有望繼續保持較好勢頭。
今年中報披露期間,有色金屬品種是當仁不讓的周期領漲龍頭,但從財報數據看,建材品種經營業績同樣可圈可點,利潤增長是行業主基調。Wind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建材板塊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1607億元和1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9%和104.3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7和112個百分點。其中,龍頭企業表現更優,上半年毛利率和凈利潤分別為31.44%和14.93%。
從已經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的公司看,水泥、玻璃業績持續改善趨勢明顯,價格保持高位可期。國信證券分析師分析,在環保嚴控背景下,供給收縮有超預期可能,水泥、玻璃之外的其他建材依舊分化前行,細分行業優質企業持續穩健增長,盈利保持較好勢頭,長期看好市占率提升所帶來的成長持續性。
從歷史經驗看,國泰君安證券認為,9月初江浙滬皖完成了下半年第一輪漲價,9月中旬啟動第二輪漲價,而今年10月份北方環保限產有望拉高京津冀魯豫晉價格,預計華東地區10月-11月有可能出現第三輪上漲,當前華東地區已經和華北地區形成50-100元價差,若北方進一步漲價,則打開華東漲價空間。
企業盈利分化“龍頭”最受益
上周無堿粗砂市場價格明顯上漲,龍頭中國巨石無堿纏繞直接紗價格率先上漲400/噸,主流出廠價達到4600元/噸,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料葉蠟石、高嶺土等受環保影響緊缺;電子細砂需求上漲,步入傳統旺季,在下游電子布價格提漲帶動下,電子紗價格上漲500元/噸左右。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受到高端部分工業制造業汽車輕量化需求影響,2017年將是差異化巨大的一年,玻纖行業的景氣邏輯需要重新審視,需求結構升級帶來企業盈利能力差異巨大。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水泥領域。國信證券表示,行業供給高速擴張、需求高速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供需軋差逐步收斂,產能嚴控、環保嚴控、行業自律等因素成為調節短期行業或局部地區供求軋差的關鍵因素。龍頭企業依托規模優勢、成本優勢、產品優勢等,管理、運營效率將逐步體現,相對競爭優勢凸顯。隨著行業整合進一步推進,區域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市場控制能力也將進步一步提升,波動性降低,業績穩增可期。
對于消費類建材而言,由于子行業多呈現“大行業、小公司”格局,隨著消費升級,市場份額將逐步向擁有品牌、渠道、品質服務等優勢企業集中,優質企業有望厚積薄發,市占率提升潛力大,有望強者恒強。
投資主線方面,華泰證券建議,從財務穩健與收入高增長兩條主線選股,優先選擇應收賬款和存貨-工程施工穩健的個股,同時兼顧上半年訂單高增長,且預售款項和預付款項同比上升幅度較大的個股。中金公司則建議關注淡旺季切換帶來的投資機會,沿業績穩健、股價彈性較高、整合加速等三方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