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日,浙江省質監局發布了《特色小鎮評定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是我國首個有關特色小鎮建設的地方評定標準。
據了解,該標準由浙江省發改委牽頭組織,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將于不久后的1月29日正式實施。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發源于浙江的特色小鎮通過3年的培育創建,目前省內首批特色小鎮已經進入驗收命名階段,浙江通過總結成功經驗形成規范性標準,為后期特色小鎮的健康發展劃出了“跑道”。
受訪專家表示,《規范》的提出,意味著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真正實現了由創建到落地。在浙江省范圍內,評定標準既能夠為特色小鎮正在進行的驗收工作提供指引和依據;又能夠為后期特色小鎮的創建提供標準化考核的長效機制。同時,還能為全國其他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借鑒。
強調產業“特而強”
在受訪專家們看來,浙江作為特色小鎮的首創之地,《規范》實際上是浙江過去近三年特色小鎮經驗的高度總結。
1月11日,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研究員潘毅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規范》凝聚了浙江近三年以來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將建設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范性指標、功能特征與指導性依據進行總結,形成了一個長期可持續的標準化機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浙江省發布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至今,共創建了108個省級特色小鎮。根據2015年5月發布的《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要求的三年創建期,目前第一批特色小鎮已經進入驗收命名的階段。其中,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和余杭夢想小鎮已經完成了驗收命名,上榜為首批省級特色小鎮。
公開資料顯示,玉皇山南基金小鎮規劃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和培育私募證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貨)基金等金融產業。截至2017年11月,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總資產管理規模達10405億,已累計入駐企業2214家,擁有專業金融人才4000余人。
余杭夢想小鎮自2015年3月以來,已經成為集聚互聯網創業者10000名、創業項目2000個、基金及投資機構300家、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000億元的雙創高地。
“實際上,浙江通過三年的特色小鎮建設,發現了很多問題,也慢慢總結了很多很好的經驗,這個關鍵節點上出臺《規范》,正是為了指導后期一百多個特色小鎮的建設?!迸艘銊偢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規范》中,特色小鎮的評定內容及指標體系主要分為“共性指標”與“特色指標”兩個關鍵部分。其中,共性指標由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體制“新而活”三個一級指標來構成,總分為400分。特色指標則由產業“特而強”和開放性創新特色工作兩個一級指標來構成,總分600分。
值得關注的是,在所有一級指標中,產業“特而強”所占的評分指標是最高的,達到了550分,該指標根據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時尚、旅游、金融、高端裝備制造和歷史經典等八類特色小鎮的產業特征,設置了不同分值、不同評定內容的具體指標。
在總分1000分的評定分中,“及格線”可并不低,達到了800分以上的特色小鎮才能通過評定。
浙江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的發布實施,將為浙江省特色小鎮評定提供科學、規范、可操作的指標要求,為特色小鎮創建和驗收提供有效指引和依據,為形成標準化考核評價長效機制、持續提升特色小鎮建設成效、優化新時代浙江生產力謀篇布局提供強有力支撐。
特色小鎮建設規范化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國內特色小鎮建設全面進行的時期,全國范圍內誕生了數量眾多的特色小鎮。
據克而瑞大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小鎮項目已經超過2000余個。東部占比達到39%、中部32%、西部29%,東、中、西部都在大力發展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成為新的發展風口,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潘毅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特色小鎮建設的問題主要包括四種形式:一是將特色小鎮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混為一個概念,大興房地產建設,小鎮更加注重“城”的建設,而忽略了產業的引導,沒有真正的產業內生功能。這種問題最為突出。
二是將特色小鎮孤立地看作一個新區,將其作為一個城市功能區進行建設,未將其置于區域的整體競爭格局中引導產業集聚,小鎮的產業特色與具體功能并不明確。
三是很多特色小鎮十分注重外在形象的建設,而忽略掉通過內在制度、服務等吸引某一類型產業人才,而人才的集聚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
四是目前特色小鎮同質化現象較嚴重,出現扎推的情況,沒有真正的產業基礎來引領人才、資本等要素集聚。
對此,上述很多問題在《規范》中都有所涉及。如,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申請的條件中明確了“投資不含商品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投資”的規定;要求“特色產業投資占比達到70%及以上”等。
1月11日,國研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吳平博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此次出臺的《規范》對全國其他地區建設特色小鎮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因為特色小鎮就是從浙江“走出來的”,住建部等曾下發多個文件,推廣浙江經驗。
“浙江在建設特色小鎮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是全國其他地區會遇到的情況,很多問題都具有共性?!迸艘銊偙硎?,“共性的、可操作的、可遵循的規范,是全國其他地區建設特色小鎮所需要的?!?br/>
當然,一方面,《規范》能夠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標準本身也容易起到一定的約束性作用。
受訪專家皆認為,《規范》本身也應該要建立一個動態的調整機制,標準要能夠隨著社會發展進行適度地調整。
“除此之外,特色小鎮的考核評定標準,還要尊重市場的選擇,提供一定的容錯空間?!迸艘銊傉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