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各位旅客,偉昌號列車提醒您,前方到站武漢站……”昨日,“新南海人”吳克元在回家的途中,看到了南海企業冠名的高鐵列車,“就在我們廠附近,看起來好親切啊!”從1993年一臺擠壓機起步創業,到榮獲2018年南海區政府質量獎、“新時代中國經濟創新企業”榮譽,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20多年成長路,也見證了南海鋁材產業集群的騰飛。
一臺擠壓機起步走上品牌化之路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南中國,喚醒了民間積聚多年的創業激情,建筑市場的迅猛發展催生了大瀝鋁型材產業。1993年,在大瀝鎮工業大道上,華昌鋁廠的前身——南海奇槎華昌銅鋁型材廠建成投產,從事鋁合金建筑型材的生產,正值壯志滿懷意氣風發時代的華昌“掌舵人”潘偉深,從那里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神話。一臺舊的擠壓機、幾十名技術嫻熟的工人、一個破舊的廠房,就是華昌所有的家當,第一年華昌銷量很快突破1000噸。
作為一個鋁材行業的后來者,潘偉深深知,要想在市場上贏過其他廠家,打造品牌很重要。1995年,華昌設計出“WACANG及圖形”商標。1997年,“WACANG及圖形”商標正式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同年,華昌鋁廠新增加了表面處理生產線,產品成功從半成品轉向成品。1998年,華昌為提升管理強化質量,開始按照ISO9002標準進行管理,并在1999年獲得權威認證機構方圓認證的證書。
較早走上品牌之路的華昌,到1998年銷量已經將近30000噸,為建廠初期的30倍。
專注研發創新榮獲政府質量獎
華昌始終注重研發和產品創新,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技術中心,2014年又成立了華昌創新中心,建筑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目前華昌每年大約投入3000萬元用于技術研發。
在這樣的研發力度下,華昌現階段已擁有250多項專利,其中有4項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19項外觀專利。
近年,國內生產要素成本的不斷上漲,給國內鋁型材企業帶來新的挑戰。華昌鋁材副總經理武衛社表示,為了控制成本,華昌首創行業第一個自動立體倉庫。這個投入8000多萬元研發的自動化倉庫,最大庫存量實現5000多噸,出入庫效率提高了33%,節省人工50%。在自動化立體成品倉庫取得成功后,華昌又投入1500多萬元建造了行業首個自動化立體模具庫。
這些自動化改造,也為華昌帶來了切實的好處。數據顯示,目前華昌位于獅山長虹嶺的工廠,占地面積比華昌十年前的工廠僅增加一倍,但產值卻比十年前翻了兩番。2016年,華昌研發出來的特殊型材制造的“導電軌”,還被運用在長沙的磁懸浮列車上。
2018年,華昌獲得南海區政府質量獎及一線班組兩項獎。在品牌營銷方面,華昌也繼續創新推廣,成為首個冠名高鐵的鋁材企業,“偉昌號”高鐵品牌專列駛向大江南北。在2018年中國經濟高峰論壇,華昌獲得“新時代中國經濟創新企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