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9年“3·15”即將來臨,人們對于產品品質更加關注,尤其是居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產品。本篇以亞薩合萊、普鑫、歐萊斯頓等登黑榜為例,探尋智能門鎖的安全問題。
2018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產品質量抽查情況通報,亞薩合萊、普鑫、歐萊斯頓等知名智能門鎖企業現身不合格名單。業內人士指出,智能門鎖安全隱患的背后是低價競爭,為節省成本,有些企業選擇了犧牲品質。
亞薩合萊、普鑫等登質量黑榜
2019年春季家裝旺季已經來臨,具有便捷、安全、智能等優勢的智能門鎖成為熱門產品,但其產品質量卻令人擔憂。
2018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抽查報告顯示,此次抽查的34家電子門鎖企業的34批次產品中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達到32.4%。其中標稱企業為“亞薩合萊佳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標稱所在地為“浙江省”、標稱生產日期為“2018-07-05”的一款電子門鎖(智能防盜鎖)被檢測出“抗電強度,電源性能(欠壓),防破壞報警功能”不合格;標稱企業為“中山市普鑫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標稱所在地為“廣東省”、標稱規格型號為“ZW8210”、標稱生產日期為“2018-07-23”的一款電子門鎖(指紋鎖)被檢測出“防破壞報警功能”不合格;標稱企業為“深圳市歐萊斯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標稱所在地為“廣東省”、標稱規格型號為“A5紅古銅左外開”、標稱生產日期為“2018-07-06”的一款電子門鎖(歐萊斯頓智能鎖)被檢測出“抗電強度”不合格。
這3個品牌在業內都頗有名氣。亞薩合萊集團的官網顯示,亞薩合萊(ASSAABLOY)是全球智能鎖和安防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在全球所有已安裝的鎖具和安防產品中,亞薩合萊的產品占1/10,歐萊斯頓則標榜“源于意大利,只為精品鎖代言”,它們都被檢出基本的“抗電強度”不合格。普鑫出現問題的是其引以為豪的“指紋鎖”,“防破壞報警功能”不合格可能導致房屋出現重大安全隱患。亞薩合萊、普鑫和歐萊斯頓齊登質量黑榜,引發了人們對智能門鎖安全性的擔憂。
2019年3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撥打普鑫和歐萊斯頓官網電話,詢問產品不合格原因,普鑫方面表示,“不清楚,具體需要問負責人”,隨即掛掉電話;歐萊斯頓則回應稱,“并沒有不合格,具體的不清楚”。同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采訪亞薩合萊(ASSAABLOY)亞太區企業傳訊總監丘寶珊,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指紋面部解鎖存安全隱患
產品自身的安全性,只是智能門鎖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央視曝光指紋解鎖和人臉識別解鎖的安全隱患,才是消費者選擇智能門鎖時最重要的顧慮。
2019年1月6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針對智能門鎖安全性展開調查,報道監測的40批次智能鎖中,有10批次在指紋識別區受到頭發絲、金屬絲、膠帶等異物干擾,或者出現裂紋時任何指紋均可開鎖,有4批次產品采用了人臉識別開鎖的方式,但不符合率是100%。
“目前在指紋識別算法方面,可能智能門鎖行業存在一定缺陷。”國家通用電子元器件及產品質檢中心專家李樂言表示,人臉識別開鎖的問題是無法準確分辨真實的人臉和面部照片的區別。在專家的演示中,通過相機拍攝同一個測試對象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打印出黑白照片,利用這些不同角度的照片靠近智能門鎖的攝像頭前方進行測試,當使用這張正面的照片靠近攝像頭某一位置時,門鎖便開啟了。
專業人士指出,“指紋識別是一種主動識別,最起碼你需要把自己的手指摁在上面;而人臉識別是一種被動識別,大多使用的是2D圖像比對算法,采集到的人臉信息不夠豐富,且無法進行活體識別,別有用心之人只需一張主人的照片就能輕松打開門”。
風口上的野蠻生長
智能家居的控制權之爭,讓掌控入戶安全的智能門鎖站上了風口。
從2015年開始,中國智能門鎖總體銷量已經連續三年處于增長近100%。全國鎖具行業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鎖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預計將超過100億元,產品產銷量將達到1300萬-1500萬套。在未來的5-10年內,中國智能門鎖的行業總產值將會突破1000億元。
華麗的數據背后,是野蠻生長的行業現狀。分析人士認為,智能門鎖安全隱患頻出,與行業殘酷的價格競爭不無關系,為節省成本,有些企業選擇了犧牲品質。
TATA木門副總經理張巖也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整個智能門鎖行業和產品的認知不夠,但是即使消費者因價格因素選購了低端產品,最終也會因為產品的設計、成本、質量等問題,逐漸轉向高端產品。“智能門鎖價格相差很大,從200元到一兩千元、一兩萬元不等,其中低端產品占了很大一部分,這些企業的產品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消費者的需求相去甚遠,單純依靠低價去拓展市場,并不是最好的手段。”
此外,國標滯后也是智能門鎖野蠻生長的一大原因。相關資料顯示,除了公安部GA/T73-2015《機械防盜鎖》標準以外,智能門鎖的行業標準仍然是十幾年前的老標準,亟待重新修訂。GB21556-2008《鎖具安全通用技術條件》強制性國家標準距今已有十年,修訂版尚未出臺。
“現在主流智能門鎖品牌以凱迪仕、頂固集創、小米為主,對標的都是國際標準。”伯藝木門營銷總監剪兆華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過去智能門鎖屬于五金,后來小米等電子科技公司介入,就將智能與五金連接在一起了,但是一些企業參考的還是五金的行業標準,并沒有參考電子產品的標準,因為電子產品的標準相對更苛刻一些。”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規范了智能云鎖的術語和定義、終端設備要求、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的《智能云鎖的功能要求》將于2019年5月24日開始實施,它是否可以有效規避智能門鎖暗藏的安全隱患呢?